朋友之間充滿著各種人情世故,友情再久,也需要盡心去維系,生活再難,也不要忘記朋友之間的真感情。
友人不僅是我們的情感寄托,亦是我們生存于這個社會的可靠支撐,沒有朋友,生活注定寸步難行。
達爾文就說過:談到名聲、榮譽、快樂、財富這些東西,如果同友情相比,它們都是塵土。
人這一生,可以沒有很多東西,但若是沒有朋友,人生就會失去很多的光彩。
你會發現,朋友多的人,在這艱難的人世間總是會找到片刻的輕松之地。
而那些沒有朋友的人,往往在這個世間孤獨前行。
友情之重,有時重于泰山,無論是貧賤還是富貴,都應該立足于雙方的誠摯友誼上去交往。
人情世故不僅是禮貌謙和,還有為對方著想,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朋友之間的關系再好,也會有磕磕絆絆的時候。
相較于愛情中的爭吵來說,友情中的矛盾似乎更加難解——其發生機率也大有迥異。
兩口子吵架,左不過爭吵一場,床頭吵架床尾和,要好的朋友之間吵了架,兩個人很可能就老死不相往來,這已然成了一個頗為普遍的現象。
明面上的爭吵倒也好化解,難就難在暗自賭氣,比如一些人情沒送到位,讓別人誤解自己不重視,甚至是侮辱自己。
就拿送禮這方面來說,關系再好,也不能送朋友這些東西,否則容易遭人嫌棄。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些或多或少的占有欲,這種內心情感表現為想將看上的事物或者人占為己有。
反而言之,人對別人的物品也有一定的排斥感,無論某件物品是否完好美麗,只要是別人用過的,總會有一種排斥感。
好比別人用過的化妝品,穿過的衣服,表現最強烈的,大概是別人吃過的東西。
人無貴賤,卻有貧富之分,經濟上有一定差距是不得不承認的。
有道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若作為經濟相對富足的一方,雖不能做到「兼濟天下」,但對接濟一下身邊的朋友親人是可以做到的。
好心送一些東西給朋友這個出發點是好的,但也要為對方多考慮,主要在于不能損害別人的尊嚴。
比如將自己淘汰下來的東西送給別人,就不能說「這是我不要了的,你拿去用」。
更有甚者是自己用剩下的、吃剩下的,不能夠隨意送人,至少應該精心美化之后再拿出去,這是禮物,而不是接濟。
中國人會很在意一些諧音的寓意,或吉利或不吉,比如數字「4」諧音為「死」。
于是在多數場合都會避諱這個數字,又比如吃梨不能分著吃,諧音為「分離」之意。
其中又有諸如橙子,寓意「心想事成」之類的好的寓意,而在贈送這方面,就忌諱送鐘表,因為這與「送終」諧音,很不吉利。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延伸,總的來說就是寓意的好與壞。
比如不能給別人送藥品,這寓意著希望別人得病,還有借與還之間的禁忌;
比如借了藥罐不能主動還,得等別人來討要,寓意與前者類似。
送禮的寓意禁忌很多很多,不能送人神像佛像,只有別人有所需求在你這來主動「請」,因為「請神容易送神難」。
又比如一些有不好寓意的玉飾品,比如單一的雕刻,寓意「沒有對象」……
總而言之,送禮之前一定要仔細斟酌,或者咨詢懂行的人,推薦一些有良好寓意的禮物。
關于送禮這方面,普通朋友之間日常的生活往來也算是一種送禮,今天我家又從鄉下拿了不少菜,明天你家又搶到了用不完的日用品。
大家相互往來,在這種日常的人情中慢慢建立起穩固的感情。
但值得注意的是,送東西給別人不代表自己的「一片好心」就是最大的,還要看物品給別人帶來了什麼。
其中特別常見的就是送菜,很多人都有在農村生活的家人、親戚,在蔬菜收獲的季節,農民們是不愁菜吃的,作為親人他們往往無比大方,經常是裝滿整整一麻袋蔬菜讓家人拿回城里吃。
蔬菜的保鮮期并不是特別長,特別是在夏季,大量的蔬菜拿回來多數都用來送人。
這本是一片好心,可蔬菜有時壞得實在太快,比如絲瓜、辣椒、白瓜等等,若將壞掉的蔬菜送了人,難免會讓人覺得你是吃不完了才這麼熱情,雖然表面上在接受,背地里卻對你產生了不好的看法。
情感課堂:
朋友之間送禮是否得當,主要看對方的需求和你的禮物能否帶來好的反響。
禮物無論其價值大小都是一片心意,有時候名煙名酒甚至抵不上剛從地里摘下的一筐黃瓜,任何時候送禮,都應該考慮到別人的感受。
親人之間送禮,應該偏向于務實,而不是多多益善求個面子。
作為贈送的一方,我們不能以「好心好意」為理由不考慮接受的一方,送禮最主要的目的還是聯絡感情,從這方面來說,理應考慮得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