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覺?
有些人,一見面就倍感親切;
但有些人,即使天天呆在一起,也覺得冷漠疏離。
其實,這都是人與人之間磁場的作用。
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吸引什麼樣的朋友,融入什麼樣的圈層。
而那些與你磁場互斥的關系,只會激發你內心的焦慮和厭惡,讓你想方設法地遠離。
一如作家賈平凹說的:
「你的圈子就是你人生的世界,你的奮斗歷程就是朋友的好與惡的歷史。」
說到底,所有讓你不舒服的關系,都是因為磁場不合。
記得趙玉平老師說過:
「如果讓一只鶴站在一群雞當中,最終的結果不是被雞群同化,就是被雞群逼死。」
動物之間,尚且會因為高度不同,產生齟齬,更何況人與人之間。
董宇輝曾在一次直播中,說過自己的故事。
董宇輝以前有個朋友,總叫他去吃飯或者喝茶,說是介紹些朋友,大家互相認識一下。
可董宇輝每次參加聚會,都覺得無法融入。
大家不是在閑聊,就是在吹牛,講的內容完全沒有營養。
董宇輝覺得這樣的社交毫無意義,所以他通常都會直接離開。
這樣做的后果,就是他不僅交不到新的朋友,而且連原來的朋友也失去了。
但董宇輝并不后悔,他甚至想著:
與其浪費人生在那些事情上,還不如回去看一本書呢!
是啊,山鳥與魚不同路,何必強求在一起?
認知場不合的人,思想高度不在一個層面,沒有共同話題,也是必然。
你喜歡聊八卦,我喜歡聊書籍;
你喜歡推杯換盞,我喜歡安靜自在。
認知不同,不必強行融入;
層次不同,不必浪費時間。
真正舒服的關系,思想境界一定是在同一層面上的。
作家劉同和陳默,相識十年,感情十分深厚。
當年,劉同在雜志上看到陳默,覺得對方專業能力不錯,而且和自己有很多感受類似。
懷著敬仰的心情,劉同聯系上了陳默,兩人互換了MSN。
結果,陳默看見劉同的MSN名字,驚喜地問:
「你是不是出過書?還有一個博客也是這個名字?」
交流下來才發現,原來陳默一直關注著劉同的博客。
從那以后,兩人的友誼愈發深厚。
劉同對未來有什麼規劃,都會征詢陳默的意見;
而陳默有什麼細微的心情,也會和劉同交流看法。
兩個頻率相同的人,彼此滋養,共同成長,如今都成了各自領域里閃閃發光的人物。
聽過一句話:
「你終會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共事,和旗鼓相當的伙伴同行。」
人間一趟,我們最終喜歡的,一定是那些聊得來、聽得懂的關系。
因為認知相近,所以彼此的聊天總能觸及靈魂;
因為喜好相似,所以總能給對方帶來深層次快樂。
很多人終其一生,尋找的也不過是這份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默契。
唯有思想境界在一個層次上,才能相互理解,毫不費力。
復旦教授陳果曾說:
「只有同等能量的人才會相互識別,相互欣賞,成為知己好友。」
世上的每個人,都是一個能量體。
你若心有太陽,自然不愿與黑暗為伍;
你若胸懷美玉,也不會愿與泥淖合污。
網友@莫莫 說過自己的經歷:
「來新部門的時候,我認識了一個同事。
因為年齡相仿,我們很快成為了好朋友。
可相處久了,我漸漸發現了她的缺點。
她經常和我倒苦水,即使我手頭有工作,她都會發消息「轟炸」我:
什麼領導讓她做匯報,她覺得領導沒事找事啦;
什麼同事沒有素質,坐電梯沒理她啦;
什麼公司會議多,她覺得很煩躁啦;
什麼工作任務大,想要辭職啦……
所有的負面情緒,她都像丟垃圾一樣,一股腦往我這里倒。
剛開始,我以為她心情不好,還會耐心安慰她。
可后來我發現,無論我怎麼勸,她都是一副負能量爆棚的樣子,不是抱怨這,這就是抱怨那。
我本來性格很陽光的,在她的影響下,我覺得自己快抑郁了。
我有嘗試過和她說,能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不要什麼事都跟我說。
她卻說,她把我當最好的朋友,才把心里話告訴我的,我這樣拒絕她,太不夠意思了。
我聽了很窩火,她口口聲聲說把我當朋友,可她何曾在乎過我的感受?
負面情緒是會傳染的,她只顧著自己發泄,根本意識不到,已經給別人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這樣的朋友,不要也罷。
后來她再給我發消息,我都隔老半天才回復,回復內容也很敷衍。
久而久之,她再也不來找我,我終于松了一口氣。」
《整理人際關系》里說:
「能量是寶貴的資源,損友會像水蛭一樣附在你身上,慢慢吸走你的能量。」
和負能量的人在一起,你會感到精力被揮霍,情緒越來越低落。
如果沒有強大的內心,和充沛的精力,去消化他們的能量黑洞,建議還是遠離為妙。
畢竟,凝視深淵過久,深淵也將回以凝視。
保護好自己的能量場,才是人生變好的開始。
這一趟人生實苦,我們都要追求幸福。
多靠近正能量的人,加入正能量的圈子,人間長途才能花香彌漫,喜悅滿滿。
熱播劇《我們這十年》里,項海和朱總是多年的好友。
兩人曾經合伙創業,同甘共苦,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
可后來,兩人在創業項目上有了分歧。
項海主張精益求精,堅持把產品做到最好,再推出上市;
朱總則主張虛假宣傳,即使欺騙消費者,也在所不惜。
兩人為此大吵一架,項海指責朱總砸了產品的口碑,朱總也鄙夷項海死腦筋,不會做生意。
因為意見不合,兩人分道揚鑣。
10年后,項海和朱總因為公司業務,再次合作。
項海本想著多年未見,能和朱總重歸于好。
沒想到朱總卻趁人之危,使用卑鄙的手段,陷項海的伙伴于不義之地。
發覺被算計,項海再也忍不了了。
他把朱總叫到家里來,指責他不講規矩,利欲熏心;
朱總則戳著項海的胸口,警告他:
「做生意什麼都不能犧牲,唯獨能犧牲的,就是感情!」
至此,兩個昔日老友,也成了工作上的死對頭。
老話常說,道不同不相為謀,志不同不相為友。
兩個人即使交情再深,信仰的東西不同,關系也會出現裂痕。
人的信念場是種很奇妙的東西,它會讓兩個陌生人相互靠近,也會讓熟悉的好友反目成仇。
或許曾經,我們都交過一兩個和自己性格相反的朋友。
年少時天真地以為,彼此的個性能夠互補,可等時過境遷,才發現大家早已形同陌路。
你追求的東西,他無法認同;他秉持的觀念,你無法理解。
繼續相處下去,只會越來越累。
郎達·拜恩在《力量》中寫道:
「每個人身邊都有一個磁場環繞,無論你在何處磁場都會跟著你,而你的磁場也會吸引著磁場相同的人和事。」
時間就像一個濾斗,留下的,永遠是愿意與你并肩而行的人。
對于那些看不順眼的朋友,安靜遠離,互不打擾,已經是對彼此最大的體面。
曾在網上看到過一個問題:
人與人之間最好的關系是什麼?
高贊回答只有8個字:
「磁場相同,同頻共振。」
是啊,磁場對了,哪怕素未蒙面,也會靈魂相吸;
磁場不對,哪怕朝夕相處,也會心力交瘁。
想要人生向好,一定要選對適合的圈子,適合的人。
和認知場相同的人,一起向上成長;
和能量場相同的人,互相療愈內心;
和信念場相同的人,攜手齊頭并進。
至于那些讓你委屈的關系,別花時間去維系,也別花精力去強求。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也都有自己的人生課題。
坦然放手,是對自己的保護,也是對彼此的成全。
最后,送董宇輝說過的一句話給大家:
「永遠有人不喜歡你,你要做的,是充盈自己、豐富自己之后,遇見與之相似的靈魂」。
愿我們都能找到與自己同頻共振的人,一起走過平湖煙雨歲月山河,讓時光安暖,令歲月生香。
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