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夫妻老來伴。
夫妻過了六十歲,應該就叫老伴了,想一想都很美好。
按照常理,六十歲之后,我們就應該退休了,開始享受生活了。若是沒有退休,也應該放下半生的疲憊,開始輕松過日子了。
兒女們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前程,不能常伴左右。只有「一屋兩人,三餐四季」的場景,頻繁出現。
如何才能過好「二人世界」呢?很多人主張,生活低配,精神高配。說法很好,但是抓落實的話,還得動腦筋。
不管多高大上的道理,都要落實到「衣食住行」之中,若不能,就是紙上談兵。
因而,建議老夫老妻,做到「六不過」,花錢上,生活好。
01
衣有溫度,不過艷。
作為老人,不要常常去應酬,也不要去見客戶,打扮上應該作出調整,「只要風度,不要溫度」的做法,一定要舍去。
保暖比艷麗更重要,尤其是冬天。要是感冒了,開銷很大,可能是幾件衣服的錢。算一算,這筆賬就清楚了。
在夏天的時候,要避免妖艷的狀態出現,老人就要有老人的樣子,隨時記住自己是長輩了,要給晚輩樹立形象。
另一方面,衣服不要多買,洗干凈了,舊衣服也能穿出溫度。俗話說:「蠹蟲蛀爛衣服,壞風俗敗壞心靈。」在穿的方面花錢太多,這是攀比心,需要戒掉。
02
食有蔬果,不過奢。
曾國藩說過:「人敗皆因懶,家敗皆因奢。」
晚年生活,粗茶淡飯最好。平時注意營養搭配,不過剩,也不虧待身體。
夫妻在一起,商議如何做飯,去買什麼。一起上街,一起進廚房,體現的是恩愛。也充分照顧到了雙方的口味。
一日三餐都簡單,那就能實現天天有余。余錢,總能給兒女一些好處,也能讓自己更有保障。關鍵是,體現了家風的改變。
03
酒有小杯,不過量。
很多老人,喜歡去小聚。或者有酒癮。
和三五好友,喝一杯,不是不行,而是要注意酒量大小。不逼著朋友喝酒,也不要被朋友灌酒。都是一把年紀的人,拼酒就是人品很差的表現。
喝酒三分醉,這樣的順口溜,要牢記在心。
若是喝酒了,還要注意,不要開車。回到家,和聚餐的人報個平安,大家都放心。
人啊,多喝了幾杯,就管不著自己的身體了,亂說話,得罪人;亂走,讓兒女擔憂;亂發脾氣,給愛人添堵。多看看醉酒的壞處,給自己警醒。
對于不能喝酒的人,可以以茶代酒,可以喝白開水。感情深,也能一口悶。
04
行有方向,不過遠。
六十歲了,老夫妻一起約定,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好不愜意。
其實,并不是所有的夫妻,都能漂洋過海,能夠走遍祖國的每一個角落。要考慮幾個因素:身體是否允許我們爬山涉水;錢袋子是否能支撐起詩和遠方;是不是真的向往某個地方;夫妻彼此的意愿。
旅行和旅游,是有區別的。旅游就是走馬觀花,然后去購物場所,留下一堆的照片。
真正有計劃的夫妻,更注重旅行,深度去了解一個地方,去一些小景點,開支少,但是快樂翻倍。
今天去東方,明天去西方,到處走走,并且隨時和子女保持聯系,不要盲目追求「距離」。
對于家庭條件很一般的老人來說,夫妻一起去散步,去感悟農村風光,都是幸福的。聞一聞,風都是甜絲絲的。
05
娛有歡樂,不過火。
現如今,很多人在退休之后,去跳廣場舞,下棋,釣魚,學繪畫等。
夫妻一起出門,跳一跳,跑一跑,是娛樂,也是鍛煉身體。
也有一些夫妻,各自行動,你去跳舞,我去唱歌,都很自由。
但是娛樂要有尺度,別玩火。
比方說,喜歡跳交誼舞的老人,若舞伴不是老伴,就不要談情說愛,并且不要時時刻刻都聊微信,避免遇到第三者的嫌疑。
還比方說,老人去釣魚,盡量不要夜不歸宿,避免出現危險的情況。最好是幾個人一起去釣魚,互相有照應。
過于刺激的娛樂方式,就要舍去了。一把老骨頭,不能隨意扭傷摔傷;一段感情,不要過于風風火火。
06
禮有真情,不過大。
六十歲之后,我們都是長輩了。起碼是爺爺輩分了。
因而,我們常常是晚輩喜事上的座上賓,就是住在外地的晚輩,也可能開車來接你去喝喜酒。
湊個熱鬧,給個紅包,這是人之常情,但是要注意「紅包大小」。平時送禮,也要看價格,不要大把花錢。
隨禮太多,顯然是為難了自己。特別是大家庭里,晚輩幾十個,你要是不控制禮金,那就會給生活添加負擔。
當然,接受晚輩的禮金,也應該有分寸,早早教導晚輩,不要過于熱情,禮尚往來,情誼為重。
07
唐朝官員劉禹錫,被貶安徽和州縣當一名小小的通判。
當地的官員都欺負他,讓他搬家三次,最后住在很小的斗室里,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即便生活條件簡陋,但是他很樂觀,揮筆寫下了《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生活就是這樣,你只要心態好,過得輕松,幸福感就會提升;你若是盲目攀比,日子就難過了,拿著退休金,還會嫌少。
老夫老妻的好日子,貴在精打細算,有余有剩。
記住,大道至簡,繁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