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養自己,并非欲望的滿足,物質的奢侈,而是懂得善待自己的身體,養成好的習慣,善讀好書,沉淀穩定的情緒,使自己的內心豐盈,生活美好。
寡欲養身
「縱欲之樂,憂患隨焉。」對外物的渴求,是我們的本能,但欲望無窮,一味放縱,往往只能給自己招來禍患。
柳宗元寫過一則寓言《大鯨》。南海有一頭大鯨,在海中掀起滔天巨浪,追逐著肥美的魚群。它一張口,就吞掉了幾十條像船那樣大的魚。大鯨跟著魚群,一直往北,逐漸靠近了淺灘。
當海水開始退潮時,它卻仍然貪食不停,想將更多的魚吞進肚里。最終海水散去,它擱淺在海灘上,再也回不去海里。有少部分的人也如同這頭大鯨,永不知足,有了還想再有,得到了還想要更多,直到被拖進欲望的深淵,才悔不當初。
莊子在《逍遙游》里說:「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食不過求飽,居無非求安。對外物的渴求是人的本能,但欲壑難填,所求太多,只會讓心里愈加貧窮。
少欲則心靜,心靜則事簡。貪婪者雖富亦貧,知足者雖貧亦富。當人有了知足的念頭,就不會過分追求不屬于自己的東西,更不會自尋煩惱。
學會對生活去繁就簡,才能篤定地追求想要的人生。
少言養福
「一言可以致福,一言可以招禍。」一個人越是心浮氣躁,就越愛在言語上與人爭個高下;而一個人越成熟,就越寡言,越謙遜低調。
在《明朝那些事》中,作家當年明月提到過一個問題:如何判斷一支軍隊是否足夠強大?他說,看一支軍隊是否強大,不僅要看它的硬實力,更重要的是要看它是否具備一種素質。這種素質,就是沉默。
最強大的軍隊,往往都是沉默的。不急于喊口號表現自己,而是蓄勢待發。猶如黑云壓城,無聲勝有聲,士氣呼之欲出。
做人亦是如此,一個人發自內心的自信和實力,從來不需要對外喧囂。
就像朱自清在《沉默》中所言:「你的話應該像黑夜的星星,不應該像除夕的爆竹,誰稀罕那徹宵的爆竹呢?」
忍住口舌之欲,謹言慎行,才能讓我們在生活中如魚得水,游刃有余。
讀書養智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不讀書的人,往往容易陷入偏狹固執當中,多讀書,則能夠讓人抹去膚淺與無知。當今的社會,唯有持續讀書學習,保持核心競爭力,才能不被時代拋棄。
春秋時期,魯國人閔子騫非常仰慕孔子,于是拜孔子為師。剛來時,子騫的臉色干枯蠟黃,眼神木訥呆滯。面對孔子的考問,一問三不知。過了一段時間后,他的氣色開始變得紅潤起來,眼神也變得靈動了。在跟師兄弟們切磋學問時,也對答如流。
孔子感到很驚訝,就問其原因。子騫恭敬地答道:「來到這里,每天讀書,學會了辨別是非,懂得了很多道理,所以才有這樣的變化。」孔子聽后,撫掌稱贊。
林語堂曾說:「讀書,可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增學問,廣識見,養靈性。」不讀書的人,見識難免受限,就容易受到眼前世界的禁錮。讀書,不僅使人聰耳明目,更能讓人開闊胸襟,陶冶性情。讀書就像攢錢,短時間內可能看不到效果,但是長遠來看卻大有收獲。
一個人只有常常閱讀,才能擺脫鄙俗和頑固。書讀多了,心靈得到滋養,內心自然豐盈飽滿。
平和養心一個人的心境,決定了他看到的世界,是彩色的還是灰白的。心態平和淡然的人,無論面對怎樣的困厄,都能在苦難中開出一朵花來。
蘇軾在被貶海南時,想抄書寫書,便和兒子找了很多松枝來燒墨。結果一不留神,把整個松柴堆點著了。兒子以為父親會沮喪,誰知道蘇軾竟高興地說:「這下煙灰多得用不完了。」
沒多久,蘇軾又被趕出了官舍。
沒了房子住,一家人不得已跑到樹林里睡覺。兒子蘇過垂頭喪氣,蘇軾卻說:「還好是貶到海南來了,要是別的地方,住在外面怕不是要冷死。」在那段灰暗的日子里,蘇軾不僅沒有自怨自艾,反而過得有滋有味。
面臨人生諸多不如意,他淺唱低吟:「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憑著這份豁達的心境,蘇軾的一生活得瀟灑肆意。
玉不琢,不成器。以一顆平和的心隔絕外界環境的干擾,專注于自己當下所做的事,腳踏實地地解決所面臨的問題。物來則應,物去不留。
真正成熟的人,格局打開了,心態越發平和,不畏懼前路的未知。
人到中年,不斷「富養」自己,才能活出最佳的生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