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剛參加工作那會兒,總是特別在意領導對自己看法,于是看到別人加班,好像自己不加班就像錯失良機;你在這方面表現自己,那我就在其他方面展現……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內卷」。
所做的事情,都是為了滿足領導的期待,似乎只有這樣才能引起領導的關注,贏得賞識,最終達成自己的目標。
現實中,這樣做的人不少,但能獲得領導資源傾斜的人不多。想必肯定有些人會覺得,要麼是自己做的不夠,要麼是覺得「不公平競爭」。
真相并非努力不夠,或者「不公平競爭」的原因,而是領導的期待與你想達到的目標,很難達到一致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對照參考你是否也在其中。
記得大學聯考填報志愿的時候,很多同學以及家長,都希望參照學校老師的意見。同學A接受老師的意見,報考了財會專業。同學B填報志愿時,按照自己的愛好。
老師畢竟有經驗,那位報考財會專業的同學,進入了更好的學府,那位按照自己愛好同學,勉強上了大學。可畢業后幾年,兩個人的差距就逐漸顯現出來了。
A同學每天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枯燥的工作,總是談論轉行的話題,而B同學只要提起自己做的事情,眼睛里都冒著光,總是充滿激情。
老師的維度是升學率,名校率,而學生維度是發揮自己的特長、擅長、愛好。
同理,職場上領導根本不在意你的發展,更在意你能為他創造何種價值。向你資源傾斜的前提是能為他創造更多的價值。
這也是許多人由「賣力變成賣命,流汗變成流血」的原因。領導不是父母,不會犧牲自己為你利益著想,而是先考慮自己,然后才是你的利益。
經常能聽到,職場上注重結果,過程并不重要。如果這個話是對匯報工作而言,確實沒有問題,因為沒人在乎你過程如何,也沒時間聽你的過程,反而更在意你取得怎樣的結果。
這種話說的多了,人們似乎就把他當成了真理、真相,可現實是:過程讓你變得值錢,結果讓領導變得值錢。
完美的過程是保證完美結果的前提,沒人關注過程,是因為維度不同,但不代表過程真的就不重要。領導才不會管你寫的材料是抄襲還是借鑒,只要結果滿意即可,但寫材料這個過程,是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值錢。
這就像有單位「以業績為導向」,只要你能拿業績,誰管你怎麼去做,哪怕「踩紅線」,那也是個人行為,鼓勵創造業績,卻不會鼓勵「踩紅線」完成業績,是個人行為,與領導、單位無關。
所以,別聽什麼「沒人在乎你的過程,只關注你的結果。」領導不在意過程,是結果才是他的目標,而你如果也不在意過程,哪怕達到了滿意的結果,最終也不會變得值錢。
職場上有句話十分扎心「表面是公義,心里是生意。」領導永遠想得是降本增效,而員工考慮永遠是如何賺得更多。
幾乎所有的領導都在強調提升工作效率,單位時間內創造更多的價值,但效率提升永遠與實際收益難成正比。
領導還會美其名曰「大局觀」,考慮更多集體的利益,被領導這麼一說,好像多勞多得,為自己爭取利益變成了一件難以啟齒的事情。
既然做多做少一個樣,那麼誰愿意多做?于是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也就不奇怪了。
正因為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所以許多職場人不愿也不敢把技能、精力、時間全集中在工作上的重要原因。
網絡上一句自嘲的話:「若不是生活所迫,誰愿意把自己弄的滿身才華。」
所以,領導期待你創造出遠遠高于你收入的價值,滿足領導期待的同時,不是在為難自己的感受,就是在作踐自己的價值。
「越級匯報」是職場忌諱,任何一級的領導都不愿見到直屬下級越級匯報。可現實是直屬領導可以給下屬資源傾斜,卻無法提拔下屬與自己相同的位置。
現實的講,每個人職場都希望自己能夠升職加薪、平步青云,可只有越級的領導才更有分量,就像學生時代的班長不能任命副班長,但班主任可以,接觸班主任,在班主任面前表現自己有錯嗎?
可是到了職場上,這個規則完全變了,越級匯報工作變成了忌諱。其中的深意有以下兩點:
①領導的權力符號
領導嘴上從來不說,但心里十分在意,就是下屬對自己「忠誠度」,如果出現了「越級」的情況,直屬領導絕對會認為「忠誠度」不夠,既然「越級」那麼就意味著,對自己權力、職位的冒犯。
領導會認為這種人可以被利用,不能被重用。任何一個階層都有天然的屏障,所謂的「規矩」,不過是維護強者利益而制定,大家心照不宣。
②領導對權力控制
領導不在意下屬能力強弱,而在意自己對權力的控制,當出現「越級」的情況,事情很可能會失控,惹出了亂子還要自己收拾爛攤子,這是任何一級領導都不愿看到的現象。
哪怕是自己錯了,也希望是自己改善,而不是由更上一級施壓,出現「不得不」改善的行為。領導安排工作之后,意味著暫時對這件事失控,而下屬又「越級」,會出現更多的失控。
所以,領導總用這樣或者那樣的方式,避免下屬的越級,從不考慮下屬因何越級,是自己的錯誤,還是下屬的不滿。
當錯誤的行為有了名正言順的說法時,似乎就變成了「合理」,當你滿足領導期待的同時,卻忽略自己想「進步」的內心感受。
職場就是名利場,領導的期待首先是滿足自己的利益,然后才是你的前途。每個人的職場路已經很長了,如果再走了彎路,那路會更長。
天秤象征著公平,但特性是傾向于分量更重的一方,當專注自身,不斷精進的過程,就是讓自己變得更「值錢」更有分量,自然會得到更多的傾斜。
領導的期待并不重要,讓自己變得值錢才最關鍵。當你足夠「值錢」的時候,領導就是為了讓自己獲利更多,也會尊重你的「感受」。
就像一些行業內的專家,老闆都會畢恭畢敬,并非專家的權力有多大,而是他們的價值有多高。
領導的期待很重要,但重要程度遠遠不足以讓你忽略自己的感受,專注自身不斷精進,可以節約更多的時間、精力讓自己變得值錢。當你擁有隨時「跳槽」或者另立爐灶的價值時,領導反而會滿足你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