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退休了,手里有退休金,家里有存款,意味著生活越來越美好。
很多人都以為,退休了,人生就進入了「自由狀態」。事實上,退休還意味著進入了「老年狀態」。自由是需要很多因素的。
通常來說,老年人的幸福,需要一個像樣的家庭來支撐,而不是單單是金錢可以解決問題的。
因此,花一部分小錢,去滋養家庭的情感,是無不裨益的。關鍵時候,錢不如情。
建議妳,和兒女相處時,根據自身條件,盡量多花以下四種錢。
02
第一,多花聚餐的錢,請晚輩參加家宴,吃團圓飯,提升家庭煙火氣。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退休之前,妳忙于工作,沒有時間研究廚藝,給兒女做一頓飯,都要趕時間。退休之后,妳的時間寬裕了,好好做飯,不是妳的責任,但是妳應該有這樣的自覺。
任何一個家庭,只要父母在,兄弟姐妹就不會走散;逢年過節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會想到「父母家、父母準備了什麼」。
有的老人,認為自己「勞苦功高」,把做團圓飯的任務,交給了兒女。雖然一家人還是會聚會,但是意義不一樣。兒女們缺少了「關愛」。
老人們自己動手做飯,會勾起兒女很多的回憶;老人們做的土特產,是情感的寄托,也是兒女的驕傲。
因此,退休之后,全身心地做好家宴,雖然自己花了錢,還花了時間,也是有價值了。家庭熱鬧了,人心也就溫暖了。
03
第二,給孫輩零花錢、紅包錢,買一些小物件,自己也享受天倫之樂。
我的老鄰居張叔,每次給孫子買了玩具,就會向兒子索要費用。
兒子很煩躁,說:「愛買不買......」
張叔說:「要是我不買,孫子鬧起來,怎麼辦?」
兒子說:「涼拌,好吧。」
幾句話,把幾代人的關系都搞僵了。張叔不知所措。
錢,對于老年人來說,很重要,但是為孫輩花點小錢,何樂而不為呢?并且,讓孫輩開心了,也算是變相幫助了兒女。
如果張叔換一種思維:常常幫孫子買玩具,也會送紅包。花錢不多,孫子也開心。兒子看到之后,大大方方地給張叔一個大紅包,反而還賺了一筆。就算兒子沒有給紅包,張叔也賺到了「天倫之樂」。
一家人,怎麼能夠斤斤計較呢?大錢要算清楚,小錢要糊涂。過分計較,反而把家人當成了外人,當成了販賣小菜的攤販。
退休老人,帶著孫子、外孫去游樂場,去公園轉悠,順路買點什麼,都沒有關系。大家開心就好。
04
第三,給兒媳、女婿一些禮金、禮物,主動示好,讓大家庭更加和睦。
愛情導師涂磊說過:「婆媳之間,丈母娘與女婿之間,一定要做到兩句話,視如己出的關愛,相敬如賓的對待。」
作為公公婆婆,要這樣想,兒子是自己的骨肉;兒媳是親家的骨肉,憑什麼要厚此薄彼?妳是責怪兒媳的時候,兒媳的父母就不會心疼嗎?
自媒體人「寶寶呵護」這樣描述自己的家庭:父母對嫂子非常好,處處都袒護。
每次,她回娘家,看到父母和嫂子聊得火熱,心生「嫉妒」。
有一天,哥哥睡懶覺,嫂子去喊他起床。哥哥很生氣,還罵了幾句。馬上,母親沖進來,說:「向老婆生氣,是什麼男人?老婆做了早餐,妳不吃就算了,還給臉色?」
接著,父親說:「一個大男人啊......」
哥哥很委屈,但是他心知肚明。婆媳關系好了,家庭才會幸福,因此他忍了。
當妳退休之后,主動幫兒媳、女婿做點什麼,在逢年過節的時候,額外給一份禮物,家庭的氛圍就大不一樣了。畢竟,兒女能否孝順,還得看兒媳和女婿的態度。
人心都是肉長的,怎麼不會被感動呢?關鍵看,老人怎麼做人,如何在「外人」身上花錢。
05
第四,留下一筆手尾錢給兒女花,寓意家庭吉祥如意。
勤儉節約是社會的美德,也是一個家庭過上幸福生活的重要原因。
退休之后,如果妳發揚美德,存款仍舊會繼續增加。有了存款,一方面是為自己的病痛增加保障,一方面是減輕兒女的經濟負擔,一舉多得。
可是,也有一些兄弟姐妹,因為爭奪父母的財產,鬧得不可開交。作為父母,應該杜絕類似的事情發生。
具體要怎麼做呢?其一,端正態度,不要擔心存款多了,會給兒女帶來困擾,而是要用積極眼光去看金錢,留下不少的遺產,這是好事。其二,主動談錢,把遺產的分配方式,主動告訴兒女,或者召開家庭會議,協商處理。
農村有兩句俗語:「放高高,子孫中狀元;放低低,剩田又剩地。放手尾錢,富萬年。」
作為兒女,拿到了手尾錢,就會想起父母的恩德,也會有一個繼續奮斗的勇氣。如果手尾錢比較多,還能解決很多的困難。
06
任何一個家庭,需要向心力。而向心力的來源,就是年邁的父母。
退休之后,和兒女相處,要有「明算賬」的格局,也要有「糊涂賬」的肚量。
親情永遠勝過金錢。萬一老人身上沒有一分錢了,還可以依托兩代人的情感,得到兒女的贍養。只有「感情」被消耗光了,才是最可怕的。
人老了,家人小聚,樂悠悠;花點小錢,喜滋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