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家巴菲特說:「價格是妳所付出去的,價值是妳所得到的。」
很明顯,我們每天都要和「買賣」打交道。最普通的人,也要上街買菜,要管好衣食住行。
付出和得到,是每天都要經歷的事情,因而對應的習慣,就決定了錢財的去留。聰明的人,也能從其中,悟出求得錢財的方法。
從日常生活的角度來分析,經營好自己的習慣,就是在賺取錢財。
01
謀生的習慣,形成財路。
在妳成年之后,用什麼來謀生?在妳成年之前,準備了什麼謀生手段?
捫心自問,妳就會發現,自己對謀生是有準備的。
外出打工、自己開公司、做小買賣、種地......都是謀生的手段。如果妳堅持下來,就變成了習慣。
戰國時,有一個叫聶政的男人,平時喜歡舞刀弄槍,還很喜歡做俠客,因此和周圍的人有了矛盾。為了謀生,他帶著母親和姐姐,從韓國搬到了齊國,做了屠夫。
韓國的大臣嚴遂,因為得罪了相國,逃到齊國。去市場購物時,他發現了聶政的特別之處——兇悍的表情、有力的臂膀、舞弄著屠刀。
後來,嚴遂送了很多金子給聶政,讓其去報復韓國的相國。嚴遂用這些金子,贍養了母親,給姐姐做了嫁妝。
看來,一個人積年累月的謀生習慣,就是在妳後來改行之后,還是會留下「影子」,并且一個人,隨時可能「重操舊業」。
謀生的手段很多,但是我們最習慣的手段,往往會伴隨終生。這就是持續最久的財路,也是最容易走得通的財路。
02
節約的習慣,帶來存款。
有句諺語說得好:「生產好比搖錢樹,節約好比聚寶盆。」
任何一個家庭,一個人,如果沒有節約的習慣,那麼賺再多的錢,也是窮人。甚至有一些人,月收入過萬,卻過著負債累累的生活。
吃喝拉撒睡,這些都要開銷,如果不省一省,就會形成一大筆開銷。比方說,要是每天住賓館,開銷達到五六百,這是普通人無法承擔的;常常去打牌,那就得輸掉很多錢,甚至欠下賭債。
我的母親,一輩子的農村種地。她靠賣菜和養豬賺錢。每個月,把開支減少到五六百的樣子,現在我的母親七十多歲了,有存款十萬。
母親的習慣,就是米和菜,自給自足,衣服褲子不要在旺季購買,要等到甩貨的時候再去買;一日三餐,吃肉要有計劃,不能浪費;飯菜吃不完,可以喂雞......
如果妳習慣了省錢,那麼妳就減少了賺錢的壓力,還帶來了存款,一舉兩得。
03
讀書的習慣,提升財運。
有人說:「一個人賺不到認知之外的錢。」
非常明顯,如果我們去做某件事,沒有一點把握,多半要虧損。當妳能夠把握住的時候,這件事就大機率會成功,帶來財富。
我的三叔,在年輕時,帶著一萬塊錢,去省城做干貨生意。他之前,在一家干貨店打工,又和很多的供貨商有聯系。因而,他的生意,水到渠成。
雖然三叔沒有直接從書里獲得智慧,但是他把社會當成了書,把生意的經驗總結出來,牢記于心。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提升一個人的氣質,從而更加有信心去賺錢;讀書提升一個人的智慧,從而找到黃金的位置,發現金子的來龍去脈。
雨果說過:「各種蠢事,在每天閱讀書的影響下,仿佛在火上一樣,漸漸溶化。」
把以上這句話反過來看,就是說,只要堅持讀書的習慣,就能 避免各種愚蠢的事情,從而做什麼都是「對的」。這樣一來,我們要求財富,就是如魚得水了。
事實上,賺錢就是把知識轉成金錢的過程,而不是單純的蠻干。
04
社交的習慣,體現錢品。
要知道,錢品就是人品的真實體現。
如果一個人的錢品不過關,那就和金錢無緣。
有一個朋友,常常混飯局,但是從來不買單。因而,他在親戚朋友群里,印象很差。
後來,有親戚開了公司,拒絕這位朋友參與。沒有人說是什麼理由,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這就是「社交的小氣」帶來的后果。
一個一毛不拔的人,怎麼能夠合作呢?一個混吃混喝的人,有什麼出息呢?
就算妳很窮,也要懂得禮尚往來,請不起大家去大酒店,就去小飯館;不能送大禮,就送一棵白菜也行。妳堅持和親戚朋友互動,那麼別人發財時,才會帶上妳。
還有,借錢不還、騙錢、拖欠債務,這些行為,也會讓一個人的錢品很掉價。如果妳做了,親戚朋友會厭惡妳,從而讓妳被孤立,找不到一起發財的機遇。
要知道,一個人被妳騙了一次,就無法騙第二次。同時妳會被貼上一個很糟糕的標簽,人人敬而遠之。
05
一個人賺錢和生活的習慣,充分體現了自己的財商——對財富的認知的能力,駕馭財富的能力。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說過:「人應該支配習慣,而決不能讓習慣支配人,一個人不能去掉他的壞習慣,那簡直一文不值。」
如果妳發現自己賺錢特別難,那麼妳應該反思和糾正自己的習慣。
改變賺錢的方法,優化賺錢的技能,建立長久的目標,錢財和妳會走得更近。
所謂發財,其實是日積月累的過程,循序漸進的前行。
養成好習慣吧,我們一起變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