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歲,應該是命運的分水嶺。
混得好的人,開始享受生活了;混得不好的人,還在為生計發愁。
好不好,關鍵看手里有錢沒錢,沒有現金,就得有房子車子等。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誰都希望后半生很安穩,在中年時就開始謀劃。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奮斗了,毫無結果,也是可能的。
但是我們要明白,一定要「立足當下」,成敗仍舊在自己手里。
01
人窮不說三句話,有骨氣。
家長們認為,鼓勵孩子很重要。
其實,大人也需要鼓勵,尤其是人的情緒低落時。
吉普林在《演說》里寫了這樣一句話:「言語是人類所使用的最有效果的藥方。」
好的言語,真的可以治愈一個人,促使一個人朝著陽光的方向出發。
因而,五十歲之后,我們還很窮,那就學會鼓勵自己,千萬不要「寒了自己的心」。
其一,不說消極情緒的話。
「我就這樣了,我就是命苦的人,我沒有辦法了......」這樣的話,一旦冒出來,就會讓人覺得,人生真的沒有希望了。
看啊,頭髮白了,胡子拉碴,家人也吵吵鬧鬧,愛人也埋怨你。最不舒服的是,兄弟姐妹也不幫忙,父母也瞧不起你。
你說話的時候,一個個「負能量」的畫面,冒出來了。從此,你覺得自己就是一個行走在人群里的乞丐。
「希望總是有的,就像人走的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是路」,這句話,我們很熟悉,還可以變成——希望總是有的,多鼓勵幾次,希望之光就來了。
多發現自己的好,揚長避短,人生還可以賺很多錢。比方說,在廠里打工的人,慢慢熬,堅持住,也會到退休的那一天,雖然沒有存款,但是有退休金,也不錯了。
其二,不說打腫臉充胖子的話。
「我的衣服,兩千多,很好吧;我的手機,剛剛換的......」有的人,很愛面子,因此自己口袋里沒錢,還要借錢消費。
長期過透支金錢的生活,自然就變窮了。
五十歲的人,還要什麼面子呢?你越炫耀,越窮。最好是,活得真實,大大方方告訴身邊的人「我沒錢,需要工作」,興許會得到幫助。
在工地干活,一身泥土,但是比你穿華麗的衣服,更幸福。也省了一筆錢。
其三,不說賭氣的話。
「我才不求你呢?我不要你管......」賭氣的話,真的不是骨氣。
真正有骨氣的人,是可以接受別人的幫忙、同情的。
五十歲之后,雖然年紀一大把了,但是你還是一個弱者。任何人拉你一把,都是你很需要的。
另外,賭氣的話,會破壞人際關系,對自己的發展是不利的。學會低頭,得到了利益,也能偷著樂,不是嗎?
《左傳》有言:「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多一些鏗鏘有力的話,和家人一起,互相鼓勁。要不了多久,家庭的面貌就改變了,致富的征兆就來了。
02
有錢少管三件事,留后路。
總有人,在五十歲的時候,人生已經豐收了。
存款幾十萬,房子兩三套,養老的問題,早就不是問題了。
孩子也長大了,有了工作,還找對象了,或者已經結婚成家。
人呢,要注意「物極必反」的道理。
富有的家庭,要注意「保富」,不要麻痹大意。一個家庭失敗,也許幾個月就行了。
少管閑事,養精神。這不是消極,而是減少是非,留下人生的后路。
首先,少管兒孫事,兒孫自有兒孫福。
你的兒女已經長大了,那麼你就不要總是去管了。
老祖宗說:「莫給兒孫做馬牛。」
我們為兒女做了太多的事情,教育了他們,給他們一筆事業發展啟動資金,還管他們成家大事。
以后的路,讓他們自己走吧。你手里的錢,也不要讓他們惦記著。
至于帶孫子的事情,也要約法三章,不要自己花太多的金錢。
然后,少管濫情事,守住老伴到暮年。
有的人,手里有了幾個錢,就開始瞧不起枕邊人了。或者有了尋找第三者的想法。
要知道,少年夫妻老來伴。就是你有愛而不得的人,也要放棄了。
身邊的老伴,陪你一起賺錢,真的辛苦了。你還要看到,他為了這個家,有了白髮和皺紋,早已沒有了青春。
不要忘了曾經的恩情,讓那些拜金的人喜歡上你。未來的路,夫妻相愛,是保姆,也是煙火氣。
最后,不管借錢事,捂住自己的錢袋子。
你有錢了,親戚朋友會找你借錢。此刻,你要保持清醒。這年頭,借錢不還的事情,很多;借錢之后,人都找不到,也常見;借錢是借口,欺騙是真事,也能遇到。
別人的人性不可琢磨,只能保證自己不走歪路。
就是有人要貸款,請你去擔保,都要學會甄別,別不好意思。畢竟,人家不還錢,你就得背黑鍋。
「春種夏長,秋收冬藏」,這是古人的智慧。也是告訴我們,五十歲之后,人生開始進入秋天了,要收藏糧食了,否則就過不好「老年的冬天」。
03
五十歲,是上半場和下半場的交匯處,也是人生的新起點。
身體在慢慢變老,子女已經長大,職場即將退出,養老的問題席卷而來。
有錢沒錢,都要積極面對余生。
窮時,莫要悲觀,在六十歲之前,給自己定一個目標,積極勞動,也會有收獲。
富時,莫要大意,穩住自己的生活,珍惜家庭,往后的日子,就會持續紅火。
有得有失,才是人生,切忌忿忿不平。
悲歡離合,才是生活,切忌惶惶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