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都希望得到領導的培養、提攜,獲得更多資源傾斜,卻因為千人千面,一千個領導一千個樣子,幾乎搞不清在領導邏輯里,什麼樣的人值得培養。
如果讓領導回答,他們會培養、提攜怎樣的下屬,回答幾乎都差不多,什麼能力強、人品好、有責任心……能說出來優點都可能是理由。
可事實上,這些所有能說出來的因素很重要,但絕對不是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像價格可以很清晰,價值卻很難量化。價值才是關鍵,而價格不過是參考而已。
無論哪個領導都不愿意承認自己「任人唯親」,可現實真的是這樣嗎?相信很多人心里早已有了答案。那麼在領導邏輯里,會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值得培養、提攜呢?
不少人單純的認為,只要有價值就一定會被重用,這樣的想法沒錯,價值可以決定大多數的事情,可問題是「實用」更為重要。
就像跑車的價值雖然高,但是跑工地,或者玩穿越肯定不實用,不如越野車更實用。在口袋里鈔票有限的情況下,肯定實用才是最佳選項。
領導需求也是如此,誰更實用,用起來更順手,誰就有被培養、提攜的機會。比如,設計方案的能力強,但領導是以銷售額為導向,那麼誰能讓銷售額提升,誰就有機會被提攜。
自身具有價值是基礎,但管理者的導向更為關鍵。這也是有些人說與領導氣場不合的原因,并非能力弱,價值低,而是「實用性」不強。
領導既然要資源傾斜,肯定會偏向于更讓自己省心,省力的方向。所以,職場應該以自身價值為基礎,「一專多能」的機會才會更多。
「可靠性」是領導判斷一個人的是否值得培養重要標準之一,這就像越野車雖然能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但是三天兩頭就壞在路上,經常性的往修理廠跑,那誰愿意為此買單?哪怕買單了,肯定會也盡快換掉。
就像有些人或許恰巧與領導節奏保持一致,領導也有意愿培養、提攜,可是這個人卻總是惹是生非,領導還有收拾爛攤子,把事情交給他做也不放心。
或者說三心二意,游走在各個領導之間,想獲得更多的好處,哪怕很「實用」,在領導邏輯里也不過是可以利用,但不能重用的角色。
所以說,人生最大的財富,不是有權、有錢,而是給人靠譜、可靠的感覺,這樣領導才有意愿培養、提攜。
任何一個領導都不是萬能的,總有自己觸及不到的地方,之所以會培養、提攜下屬,不過是為了將自己的「權力延伸」。
「權力延伸」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在范圍上的延伸,另一方面是在時間上的延伸。
比如,領導也有能力所不及的地方,不可能顧及到所有的人,也不可能財務、技術、生產……全部都是專家,所以需要培養、提攜一些人來協助自己,將自己管理意志、思路延伸到最大程度。
至于時間上的延伸,不過是「感恩」的一種考驗,管理者也清楚,在位一陣子,做人一輩子,種善緣結善果。
領導總有退的時候,但自己培養、提攜的下屬在位,可以最大程度上延伸自己的權力,至少辦理一些事情,還是有相當大的便利。
哪個領導也不會領導承認,自己愿意提攜「忠誠」于自己,懂得「感恩」自己的人?所以,「忠誠度」「感恩」是領導培養、提攜考量的標準,心里清楚,但不會說出口的事情。
德才兼備是領導考量下屬的重要標準,雖說對自己「忠誠」「感恩」是判斷標準,但對其他人也能做到品行端正,會讓領導感覺更安心。
領導長期在權力的浸泡下,十分敏感,一件小事可能就會讓領導感觀立刻改變。比如,前同事能力強,業績好,領導也十分青睞,有一次宴請重要客戶,這位同事對服務員大聲呵斥,領導當時沒說什麼,但自此以后,對那位同事的態度180°改變。
按照那位領導的邏輯,你對我所有的「迎合」「恭維」只是因為我對你有用,對那些不如你表現出那樣的態度,暴露了本性。職場環境復雜,難免有風水輪流轉的情況,誰知道到時這種人品的人會不會落井下石?
對于這類型的人,領導培養、提攜也不會安心,能使十分的力,也會變成五六分,甚至直接放棄,去選擇更合適的人。
哪個權力分配者身邊都不缺「討好」「迎合」的人,他們更在意想要培養、提攜的人品行是否端正,至少讓自己看不出瑕疵。
任憑哪位領導培養、提攜下屬,也不會拿自己的前途做賭注,所以「合規性」就顯得十分重要了,硬核指標拿的出手,領導提攜的時候,也有理由。
職位越高,越要注重平衡,破格提拔一個人并非不可以,但可能會付出更多的成本。有些人覺得請客、送禮有些事情就能解決。
事實上,領導不缺你那三瓜兩棗的,硬核指標差太多,甚至有污點,憑什麼那個就一定是你?要知道權力分配者有更多的選擇權。
提拔下屬都是有一定流程,下屬越硬核指標越強,領導替你說話就越硬氣,一切看似順理成章,領導也可以做順水人情,這樣就大大提高了自己「進步」的效率。
別覺得自己能力強,硬核指標達到了就一定會被提拔。職場上有句話:「哪怕你能力再強,晾你幾年也基本就廢了。」
領導不愿自找麻煩,但一定會錦上添花,你越優秀領導培養、提攜也就越舒心。
職場上,千人千面,一千個領導一千個樣子,判斷優劣的標準有差異,但大多數都逃離不開人性,誰更符合這些標準,誰的機會就更大,別拿能力、業績說事,那些不過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并非提攜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