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賈平凹曾說:「一生其實干不了幾樣事情,而且所干的事情都是在尋找自己的位置。」
誠然,一個人的位置,決定了他的收入和發展前景。因此我們都渴望得到「備受關注」的位置,不愿意被邊緣化。
「士兵也想當將軍」的理論,一直在我們的腦海里縈繞,促使我們去當將軍。事實上,很多人把「將軍」兩個字理解錯了。
真正的將軍,是充滿智慧,而又能夠把控大局的人。
比方說,戰國時期的軍事家孫臏,在齊國的時候,拒絕了將軍的職位,而是做了田忌的軍師,指揮了「圍魏救趙、馬陵之戰」,為齊國稱霸,夯實了基礎。
到底是孫臏厲害,還是田忌厲害,明眼人都知道。
不難發現,真正厲害的人,是那些「靠邊站」的人。
02
無知的人,被人擠到邊上。
記住一句話:「你永遠走不到認知范圍之外的地方去。」
你的認知,就像一個無形的圈;而你的生活范圍,就在圈子之內。
如果你要去旅行、打工、創業,起碼你要提前認識某個地方,如果是茫茫然就走進陌生的地方,多半要被打回來。
看過一個有趣的故事。
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常常去講課,他的司機常常坐在台下聽課,還認真作筆記。
有一天,愛因斯坦去一個陌生的地方講課,司機提出:「我去台上講一講,反正那里的人,也不認識你。」
司機模仿愛因斯坦,惟妙惟肖。此后,多次上台講課,也沒有穿幫。
忽然,一位先生站起來,連續提了幾個問題。司機不知如何作答,看著台下的愛因斯坦,說:「你的問題很簡單,我的司機也會作答......理查,請你上來說說吧。」
接下來,愛因斯坦上台,司機下台。
當我們為司機的「頭腦靈活」鼓掌的時候,更應該看到這樣的事實——司機到底是司機,不是物理學家。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人若沒有真本事,就算外表很酷,模仿能力很強,還是會被趕下去。
要明白,趕一個人下台的,不是「人群」,而是自己的「認知不夠」。
無知者無畏,無知者亦無位。如果你強求位置,不如努力提升能力。
03
厲害的人,主動靠邊站。
主動邊緣化,和被動邊緣化,是兩碼事。
一個人主動靠邊站的時候,說明他的人生境界已經不一般了。不能用位置來確定他,而是用「人生境界」來確定他。
做一個為別人鼓掌的人,看起來失去了光環,其實是真正領悟了「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的道理。
1953年,一個叫希拉里的職業登山者,來到了珠穆朗瑪峰腳下。
他使勁往山頂走,但是路途特別艱難,到底要往哪里走?
還好,他請了一名當地的向導丹增·諾爾蓋——這是一位多次嘗試登頂的普通人。
當兩個人到了頂峰的時候,希拉里為諾爾蓋拍下了一張照片,記錄了人類第一次抵達珠穆朗瑪峰頂峰的壯舉。
諾爾蓋不會用相機,因此沒能留下希拉里登頂的照片。并且,他們發誓,不告訴外界究竟是誰第一個登上頂峰。
再後來,丹增·諾爾蓋一舉成名,從普通人,變成了紅人,并且受邀到很多國家傳授經驗。
站在舞台中間,他卻告訴自己的兒女,不要學習父親,不要想著「登頂」。兒女不解,他語重心長地說:「我已經替你上去過了。」
有句話說得好:「我們征服的不是高山,而是我們自己。」
不被榮譽和地位迷惑自己,不被金錢困住自己,這就是真正的「厲害」。
主動靠邊站的智慧,不僅僅適用于「榮譽場」,在職場、家庭、社會等,都能體現出來。
家庭里,真正的高人,都會主動低頭。
朋友說一個不太好笑的笑話。
一對夫妻慶祝金婚,女人說:「丈夫,我騙了你,我有色盲,分不清顏色。」
男人說:「妻子,抱歉,我一直瞞著你,我本是黑人,卻一直用白人的身份,和你生活。」
兩個相愛的人,知道對方的缺點,但是大半生都沒有說出來,而是選擇了「包容」。這就是真愛吧。
主動讓自己去適應對方,而不是讓對方配合自己,這樣做,夫妻感情才會越來越好。那個趾高氣揚的人,是主角,但真正成就家庭的,是低頭的配角。
在社會上,真正的高手,都很低調。
做一個掃地僧,也沒有什麼不好。可以靜下心來,研究技術,根據自己的特點去發展,或者主動圍著「單位」轉動。
職場,就像一部電影,出名的是演員,厲害的是導演。
總有一些人,一句台詞都沒有,卻成功了。
如果是人多嘴雜的地方,那個沉默的人,非常特別,什麼都沒有做,就達到了「鶴立雞群」的效果。
04
每個人都要有靠邊站的智慧。
1957年的時候,一個叫約翰·列儂的英國小伙子,在胡爾頓郊區圣彼得教堂的演出中認識了保羅·麥卡特尼。兩個人都很愛音樂,但是誰都不服誰。
保羅說,約翰唱得不好,吉他水平也不高。
約翰很生氣。
事后,兩個人冷靜下來,決定合作,組建了「披頭士」樂隊。從此,他們風靡了全球。
兩個人都靠邊站,沒有了主角和配角的爭執,反而成就了最好的人生。
厲害,不是張牙舞爪的樣子,也不是腰纏萬貫的生活,而是常常為別人做嫁衣,變成綠葉襯托一朵紅花。
其一,學會包容,看到別人的優點,點個贊,并且學習別人。
其二,擺正位置,避免「槍打出頭鳥」的問題,成績越大,越低調。
其三,學會服老、服軟,在一定的時候,主動讓賢,讓生活回歸平靜。
當一大群人往中間走的時候,你卻往旁邊走,你就是勇敢的逆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