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緣關系的兄弟姐妹,是這個世上,父母老去后,唯能感受「親」字的關系了。只可惜,現實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兄弟姐妹,都能處得親近。
自古以來,兄弟姐妹之間的反目成仇現象,從未停止。尤其當下,兄弟姐妹不和睦的現象,更為明顯。
縱觀現實時你會發現:
有很多人,根本見不得自己的兄弟姐妹好。或者說,笑兄弟姐妹無、恨兄弟姐妹有的人,比比皆是。
同根相煎者,遠比你想象的更令人心生寒顫。
面對兄弟姐妹不和睦的現象,沒經歷過的人自然無法理解:
兄弟姐妹之間,本就是親人,相互幫助、彼此盼著好、一團和氣一致對外,這不是理所應該的事嗎,怎麼可能會不和睦、反目成仇呢?
其實,現實生活,哪有那麼多的理所應該?往往越是當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都是互惠互利的關系。當平衡感缺失,人與感恩擦肩之時,不和睦才是理所應該。
當你身處一段關系之中,反復被刺傷后,開始質疑自己值得與否的時候,這段關系就是不值得、需要被斷掉的。
很多時候,回首曾經時你會發現,自己太多的赤誠與善良,都是不值得的一廂情愿!
當你高估自己在他人心中的位置、低估了人性的時候,越是身邊親近的人,越能讓你體會疼痛是什麼感覺。
曾經,沒有真正深入人心,去從心理分析兄弟姐妹之間,何以有相親相愛、何以有反目成仇、何以有老死不相往來的現象。
後來才知道,很多時候,兄弟姐妹之間的親近與否,其實都在生命中的每一步路數上,做好的結局的決定。
終于明白,兄弟姐妹是否親近,由這3個人決定:
人們說同一個胸脯喂大的人,就是兄弟。你知道嗎?
誠然,這是事實!是有理有據的事實!只是,有些父母,卻從來沒有用自己的言傳身教告訴自己的子女,你們是兄弟、你們要相親相愛。
相反,部分父母,卻給子女各自心中,種下了萬惡的怨恨。因為,這樣的父母,用自己的偏心,將子女之間分了「類別」。
如是這樣,子女之間自然就有了優、劣之別,想要的和得到的,就形成了失衡滋生的狀態。
然而,起初,不受待見的孩子到底是不懂這些的,在不受待見的孩子看來:
父母也是愛我的,我哭或笑,父母都愛我。
後來,這類子女才知道,這種一廂情愿被愛的感受,說多麼的卑微與荒謬。
甚至,很多不受待見的子女,後來金鳳凰一樣的優秀飛出,大抵上都是因心底深處為了獲得父母的認可。
再或者,是為了就此改變自己不受關注的命運,加之個人實打實的優質才有的結果……
倘若,子女成年各自成年、獨立之后,父母能意識到自己偏心的惡根會影響子女的和睦而及時改正,還能好些。
怕只怕,子女都已經成人、懂事、獨立后,父母還在堅持自己的偏心,讓恩成仇不斷升級,兄弟姐妹之間便是再也難和睦了。
父母偏心的孩子,若是出色,父母會整日合不攏嘴、持續貶低不受待見的孩子。
父母偏心的孩子,若是因為恃寵而驕平庸無比,父母又會要求優秀不受待見的孩子給出資助的道德綁架……
《追風箏的人》中寫到:有很多孩子,是沒有童年的!
現實生活中,不被父母待見的孩子,何曾有過童年?很可能,他們窮極一生,都在為童年缺失的愛找彌補。
他們,迎合著父母、迎合著兄弟姐妹,而這些人若是懂得半點「恩」,又怎會讓他痛苦?
既然這樣,連父母都不待見自己的人,兄弟姐妹又怎會真正從「親」字角度出發,去愛手足、建和睦呢?
你發現了嗎?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原本和睦的兄弟姐妹,各自成家之后,就變得越發不和睦了。究其原因,不外乎如下幾種原因:
①兄弟姐妹各自的愛人之間,相互看著「不順眼」,愛人阻止兄弟姐妹之間的再往來,為了給自己找順心;
②兄弟姐妹各自的愛人,對兄弟姐妹有不滿,阻止自己的另一半與其兄弟姐妹再往來。
最終,都是為了小家的和睦,兄弟姐妹之間也就舍了相互之間的那份親情了。
沒錯,兄弟姐妹到最后,終究是親人向親戚關系的過渡。
只是,若是彼此之間的愛人,能不太把自己當外人,兄弟姐妹也不要把彼此的愛人當外人,那麼兄弟姐妹之間的和睦就是一輩子的事。
只可惜,相互之間各自成家之后,難免會因為愛人這個外姓人加入自己的生活,會在原有和兄弟姐妹之間的不計較,變成了「計較」。
繼而,為了自己余生好過,為了小家安寧,不聯系也就默認了。
只是,現實生活中,還是有些人,背著自己的愛人,明里暗里和兄弟姐妹往來的。無非是,被愛人知道后,再爭吵一頓也就是了。
愛人的枕邊風,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兄弟姐妹情,到底能延續多久、關系能走多遠。
愛人若是能給自己正向的引導,不沒理辯三分、不過于矯情計較、自私,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也就少了太多不必要的束縛。
有些人,可能自己家兄弟姐妹不和睦,我行我素慣了,也對愛人兄弟姐妹和睦無法體會那份情。
所以,經常會給自己的愛人帶來不好的指引,久而久之,愛人也就隨著看淡兄弟姐妹情了。
還有些人,天生就是自私不懂感恩的主兒,一邊占著好處,另一邊又不想感恩回饋,所以就吹著枕邊風,讓愛人跟自己「一條心」對外。
這樣一來,兄弟姐妹再和睦,也變得不得不陌路了。
一個人不能改變另一個人,但絕對能影響另一個人,或正或負。
其實,任何一種關系的疏離或親近,都是一場因果循環。
不管是父母偏心還是愛人的枕邊風,只要自己認定兄弟姐妹就是最親的人,那麼彼此之間的關系就不會因為隔心形同陌路。
然而,人就是那種善于被外界干擾的人。明明內心期盼著一份真摯的兄弟姐妹情,卻在言行上,因為這樣那樣的前因,埋下了彼此之間恩怨橫生的種子。
面對任何一種關系時,只要有誰惡意揣測對方的言行,那這段關系就注定了不會長遠。
而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基于血緣關系,會自然而然地產生一些道德綁架、滋生一些理所應該。
以至于,在惡意揣測伴隨之下,彼此之間便無法成為心中期盼的那種相親相愛的關系了。
對于感情不和睦的兄弟姐妹來說,相互之間只老死不相往來,但別相互損傷、惡意踐踏,就已經是萬幸了。
放眼現實生活中,那些反目成仇的兄弟姐妹,無一不是善與惡交融,善千瘡百孔;付出與不懂感恩相遇,付出心傷連連。
當惡意而為不自省,當自私不知等價回應,當凡事都「我占上風」,兄弟姐妹之間,就此斷了聯系是最好的結局。
《追風箏的人》中,有一段話,我想用在此處極為恰當。是這樣說的:
「我們是否知道我們心中的風箏到底在什麼地方,人生錯過就不會再得到,也許我們會懺悔,會救贖,但這些似乎都已經晚了。
每當天空放飛起風箏的那一刻,我們是不是應該問問自己我們是否真的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一切。」
多少兄弟姐妹之間,在人生走到了盡頭,才想起來什麼是手足情深?
又有多少兄弟姐妹之間,在頭髮花白、牙齒掉光,想走走不動、想見見不得的時候,才想起來化掉干戈?
生而為人,別在有生之年做臨了的后悔之事。
兄弟姐妹,但凡還能關系轉好的情況下,及時修補。若是實在無法達成自己想要的和睦模樣,各自安好,也別去憤恨,真的沒必要。
兄弟姐妹之間,共情和換位,才是關系能否走到何時的關鍵。當父母老去,各自獨立生活后,若不想晚年遺憾從前,就盡可能做好自己,無愧、無悔,也就是了。
當你真正做好了自己,其他的便不再耿耿于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