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就像是戰場上的糧草,比不過你手里的利刃,但也不能缺少。
《史記·貨殖列傳》中有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人在這世間,沒有錢,便寸步難行。尤其是遇到困難時,錢就像是一把鑰匙,能讓矛盾迎刃而解。
生活中,借錢,是一種太過平常的現象。
只不過,怎麼借,要不要借,該借給誰,則是應該思考清楚的。否則,就有可能導致自己的金錢流失。
有人找你借錢,別急著問「要多少」,當你這麼回應就贏了。
人與人之間相處,互相幫助,本是應該。但是,遇到人品不好的人,便要三思而后行,別輕易把錢借給他。
人品不好的人,信譽有問題,把錢借給他,就有可能讓自己的錢打水漂。
我認識一個讀者,他說,他的叔叔借給了一個朋友二十萬。過了十年了,還沒有還回來,估計也要不回來了。
原來,他叔叔和那個借錢的人是鄰居,對方一直風評不太好,只不過礙于鄰里之間的情面借給了他。
結果,第二年人家就外出工作了。
近十年沒有回來過,打電話也不接,這二十萬也就打水漂了。
有時候,情面,只會成為你拒絕別人的絆腳石,讓你忽略對方真實的人品,損害自己的利益。
當你遇到人品不好的人,不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在他開口前,來一句「我正準備找你借錢呢」,及時阻止這場不合理的事件。
孔子說:「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當人品可靠的朋友,找你借錢的時候,不妨開口多問一句他的緣由。
遇到值得幫的人,找你借錢,你不妨慷慨一點。如果你覺得事情不可靠,不妨主動告誡對方。
對于那些君子一樣的朋友,你不妨多一個「心眼」,多為他打算一番。
現代社會上,多少人飽受網絡被騙的危害。如果這時候,你多問一句他們的用途,可能就能避免這場詐騙,挽回這場損失。
問別人借錢的緣由,一方面可以知道他借錢的用途,另一方面可以根據他借錢的用途,決定借多少錢給他。
如若是救急,幫家里人治病,幫孩子交學費,則可以多借點;如若是投資、買東西,則可以少借點。
人與人之間相處,借錢要有借有還。遇到借錢不能按時還錢的人,要保持警惕心理。
一個人,不按時還錢,就說明他誠信有問題,或者償還能力有限。輕易把錢借給他,錢可能就收不回來了。
《我是于歡水》里面,借錢不還的呂夫蒙,和可憐討債的于歡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呂夫蒙借錢后,卻咄咄逼人。明明過著很好的生活,就是不還錢。被生活弄得焦頭爛額的于歡水,則是低聲下氣求他還錢。
錢借出去,不一定能及時收回來。
遇到借錢不還,再借的情況,主動對他說「先把之前的錢還了再說」。有原則,有底線,不隨便把錢借給不能及時還錢的人,是對金錢的一種保護。
遠離借錢不還的人,及時止損,很重要。
人生路上,借錢要三思而后行。
每個人的金錢,都是花費了自己的精力去獲得的,沒有道理白白送到人品不好的人手里。
賺錢不易,學會守住自己的錢。人生路上,多用理性去判斷,借錢也是一樣。
守住自己的錢,生活會多一些安全感,多一些輕松。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