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心灵语录
创业职场
婚姻语录
成功智慧
    
驚人的投射效應:你怎麼評價他人,就怎麼看待自己
2022/12/20

聽過一個有趣的故事:

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小女孩玩,小男孩收集石頭,小女孩收集糖果。

小男孩想用石頭,交換小女孩的糖果,小女孩答應了。

可在交換的時候,小男孩卻偷偷藏起了最漂亮的石頭,把剩下的石頭給了小女孩。

而小女孩則把自己的所有糖果,都給了小男孩。

夜里,小女孩覺得自己有了好看的石頭,所以睡得很香。

而小男孩則翻來覆去,無法睡著。

他在想:小女孩是不是也偷偷藏起了很多糖果呢?

心理學家卡爾·榮格說的:

「我們所看到的外在世界的每件事,都是我們內心的反映。」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就是那個小男孩,明明自己疑神疑鬼,還懷疑別人別有用心。

殊不知,我們看待世界的眼光,就是自己的鏡像。

你若斤斤計較,自然覺得別人處處與你作對;

你若胸懷寬廣,也會覺得身邊的人心思敞亮。

說到底,你怎麼評價他人,就怎麼看待自己。

聽說過「投射效應」嗎?

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們經常不自覺地,把自身的個性、喜好、觀念、情緒,投射到別人身上,以為對方也具有同樣的特征。

這樣的思維慣性,往往會讓人出現認知偏差,用自己的標準,來衡量別人。

美國心理學家羅斯,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他詢問了80名大學生,問他們是否愿意背著牌子,在校園里走動。

結果,有48名學生表示愿意,并且認為其他的學生,也會覺得背牌子走是件很有趣的事情;

而剩下的學生,則表示不愿意,他們認為,大多數人也會像自己一樣,覺得背牌子走路很丟人。

很明顯,參加實驗的學生們,都把自己的想法,當成了所有人的選擇。

類似的投射效應,在生活中屢見不鮮。

有些人喜歡說謊,所以懷疑別人總在騙自己;

有些人嫉妒心強,所以覺得別人也看不慣自己過的好;

有些人小心思多,所以覺得別人總在算計自己……

我們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審視他人,殊不知我們的審視結果,也暴露了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

曾在書中看到過一個故事。

一位妻子在單位被同事為難,憋了一肚子氣。

剛好那天,丈夫很晚才到家,她瞬間火冒三丈,指責丈夫故意跟自己過不去。

但實際上,丈夫晚歸,可能是因為加班,可能是因為車子爆胎,也可能是因為朋友生病了需要照顧。

妻子把工作上的憤懣情緒,轉移到丈夫身上,不僅讓丈夫百口莫辯,也讓兩人的關系生了嫌隙。

作者克里斯多福‧孟說:

「很多親密關系的沖突,其實都是我們內心的沖突。」

很多時候,讓你感到困擾的,是你的情緒,你的假設,并非真正的事實。

很多自以為是的判斷,往往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

很多認知上的偏頗,往往和內心的感受緊密相關。

正如李銀河說的:

「在有色眼鏡下,缺乏客觀公正,以偏概全,先入為主,一切都失真了。」

如果習慣于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在他人身上,終將一葉障目,陷入以自我為中心的牢籠。

《親密關系》里有一句話:

「基本上,我們對別人的意見,都是在觀察他的行為,并用自己的想法詮釋之后所形成的。」

見過太多人,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其他人身上,一旦看不慣對方的行為,就大肆抨擊,給對方貼標簽。

這暴露了自己的傲慢和無知,也很容易陷入「我執」的怪圈。

《歡樂頌3》里的何憫鴻,和2個室友合租房子。

剛開始,她覺得倆室友毛病多多,總愛發朋友圈吐槽她們。

在何憫鴻看來,30多歲的朱姐,工作多年還租房子住,一定是人生的失敗者;

而另一個室友阿初,則因為伶牙俐齒、熱衷打扮,被何憫鴻定性成「交際花」。

何憫鴻不知道的是,朱姐早就在上海買了房子,之所以租房住,只是想離上班的地方近一些;

而阿初每周收拾體面去跳舞,也是因為家里缺錢,要做兼職補貼家用。

對面的鄰居看不慣何憫鴻總愛指點他人,就毫不客氣地說:

你心中這桿秤,度量你自己的時候,度量個七成,度量別人的時候,你就度量十成,你覺得公平嗎?你那桿秤是宇宙標準嗎?

一席話,把何憫鴻說得無地自容。

是啊,很多先入為主的評價,不過是自以為是的偏見罷了。

就像美國記者李普曼說:

「多數情況下,我們不是先看到,然后定義,而是先定義,然后看到。」

這世上本來就是各自下雪,各人有各人的晦澀和皎潔。

總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評判對錯,難免忽略別人的處境,造成誤解和隔閡。

為人處事應有的教養,就是管好自己的偏見。

未知事情全貌,就不要妄加議論;

不了解一個人,也不要惡意揣度。

不要拿自己的標準,要求每一個人。

否則,只會困在認知的繭房里,喪失明辨是非的能力。

心理學家麥基說:

當一個人內心充滿某種情緒或想法時,心里就會帶上強烈的個人偏好暗示,繼而就會去現實中搜尋相關信息,最終形成一種「真是如此」心理定勢。

生活中,我們往往會有這樣的感覺:

喜歡的人,越相處越能發現ta的優點;

討厭的人,越相處越覺得ta缺點多多。

這是因為,當我們把內心的想法投射到現實生活中,只會尋找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自己想法是對的。

客觀來講,投射效應是人的本能,很難完全克服。

所以我們應當有意識地,減少它帶來的消極影響。

怎麼做呢?

給大家3個建議:

1.學會保留判斷

一件事情剛發生時,先不要武斷地給事情定性,或者給別人下定義。

每個人的認知都是有局限的,做出的判斷也該有所保留。

一如武志紅老師說的:

「任何看似荒謬的事情背后,都有它真切的原因。

如果你覺得它荒謬,那很可能是你不理解它。」

你認為的有意之舉,背后或許藏著他人難言的隱衷。

在完整地了解全貌前,不要盲目地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別人身上。

否則,很容易誤解他人,讓自己后悔和難堪。

2.承認個體的差異性

康德曾說過的一句話:

「我尊敬任何一個獨立的靈魂,雖然有些我并不認可,但我可以盡可能地去理解。」

每個人的成長經歷不盡相同,自然會造就不一樣的三觀。

你認為好的東西,在別人那未必適用;

你認為不好的東西,別人可能甘之如飴。

行走于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度量衡。

懂得尊重差異性,不干涉別人的自由,是成年人應有的基本素養。

3.學會正向投射

我們常說,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著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著它哭,它就對你哭。

同樣的,如果能利用好投射效應,用正向的心態解決問題,你也會活得更加快樂舒展。

平常遇到不開心的事,多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相信困難總會過去。

少抱怨,不苛責,凡事多往好處想。

長此以往,生活回饋你的,也會是陽光健康的心態。

古語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行走于世,了解他人,認清自己,是每個人的必修課。

聰明的人,懂得規避投射效應的陷阱,不斷迭代思維,向外修行。

因為他們知道,盲目以己度人,就像坐井觀天,只能故步自封。

走出自己的局限,發展他人意識,才能看見更廣闊的世界。

「智者和愚者最大的區別,在于智者相信看不見的,而愚者只相信看得見的。」

往后余生,愿我們都能做一個清醒智慧的人。

提升認知,洞見世事,攜一顆從容之心,走過山重水復路,笑對熙攘人世間。

與君共勉!

一出場就帶來低氣壓!「超級不會聊天」的4大星座 「第一名開口」分分鐘終結話題
2023/06/09
兒子婚禮當天!親家突然「帶來20桌親戚」要我們買單,我「淡淡說了1句話」讓親家臉色大變
2023/11/12
一個人愛不愛你,給他發4個字就知道了
2023/10/29
9月份財運暴漲,這六大生肖不再沒錢花
2023/09/06
兒子不放心我獨居!接我去他家住「媳婦2個月卻天天只煮青菜」 想拿出存摺買肉「孫子一句話」讓我清醒
2023/11/15
9月26日,這些生肖賺錢順利
2023/09/25
十年一遇的「橫財運」!明天開始「財神點名」 4生肖橫財不斷:偏財運旺
2023/09/27
奧客情侶退房時「大鬧民宿要求退費」!老闆「笑笑同意」下秒卻讓他們羞愧到轉身逃跑
2023/10/18
五大生肖迎來大福報,偏財運好的不得了
2023/10/23
五大生肖太會賺錢了,如搖錢樹,發財賺錢特別快
2023/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