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卷首語
行走于世,每個人的臉上都戴著一張面具,讓人難以看清他真正的模樣。有的人,慈眉善目,內心險惡;有的人,喜怒無形,深藏不露。
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在這個社會上努力生存,然而真正能混得風生水起并不是那麼容易。
有太多人,被世俗磨平了棱角,成為了社會競爭下的犧牲品,而往往有城府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
墨翟說過:「君子不鏡于水,而鏡于人,鏡于水,見而之容;鏡于人,則知兇與吉。」
城府,并不是所謂的心機重,而是悟到了為人處事方面的真理,并把它熟練運用于生活之中。
真正有城府的人,不會碰三事,這才是真聰明,有遠見。
02、不碰是非,遠離是非圈子
很有城府,知道如何處理各種復雜的人際關系,不被別人所牽連。懂得遠離是非圈子,獲得內心的平靜和安寧。
有城府的人具有深度的思考和洞察力,能夠看到事物的本質和內在規律,從而避免陷入到表面的紛爭中去。
莫言說過:「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并且是被劣人催熟的,後來雖然開竅了,但他仍然善良與赤誠,不斷尋找同類,最后變成最孤獨的一個人。」
有城府的人,謹慎擇友,不碰是非。
一個人與什麼樣的人來往,他的品行也會潛移默化地受其影響。
人生在世,名譽和人品是立足的根本。
遠離是非圈子,有利于保護自己免遭議論,同時也將寶貴的時間用在更有價值的事情上,比如提升自己,向上生長到更高的層次。
03、不碰情緒化的人
在這個喧囂的社會中,情緒化似乎成為了一種普遍的現象。
情緒化的人,會在情緒的沖動下,做出一些沖動的決定和行為。而有城府的人,會選擇遠離他們,從而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和損失。
在電視劇《流金歲月》中,楊柯氣勢洶洶到葉瑾言的辦公室討說法。
葉瑾言作為商界大佬,自然看出了楊柯的心思,但是他沒有選擇和楊柯硬碰硬,用最穩定的情緒,最簡短的話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楊柯得不到想要的答案,也只能忍著怒氣離開了。
情緒化的人,沖動,缺乏理智。一丁點小事,他都有可能淪陷到負面的情緒之中,做出沖動又或者傷害他人的事。
城府深的人,心里清楚地明白,情緒化會讓人變得沖動,失去理智,所以,會避免與他們打交道。
一方面,避免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另一方面,不想被情緒化的人糾纏,被傷害。
04、不碰損人不利己的事
有城府的人,懂得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
為了賺錢,有一些,只顧眼前利益的人,時常會做出一些損人不利己的事,最終導致自己陷入泥濘之路。
有城府的人更注重長遠的發展,因此不會去做損人不利己的事情。
有城府的人會掌握做事的分寸,避免傷害他人的自尊心和利益。相反,他會盡可能地達到共贏的局面。
曾國藩說過:「小人其心,君子其飾,名是而實非,其天下之大害乎。」
在大部分人的思維定勢中,城府深的人往往做著不擇手段的事情。但是真正的城府,是不會碰損人不利己的事,不會去選擇做一個偽君子。
人生路上,道阻且長,行得正才能走得遠。真正有城府的人,在利益面前,守住了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把城府用在恰當的地方,讓自己的事業走得更長遠,這才是真正有城府的人。
05、總結
人活一世,無非就兩件事:謀生與做人。
一個人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在人生的岔路口都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在經歷了人情冷暖之后,也漸漸明白了主宰命運的前提是要好好做人。
天下最難的事,是守住自己的初心。這個社會太復雜了,讓很多人的面具與皮肉相連,再也摘不下來。
人心沒有想象中那麼單純,成長路上有很多需要學習進步的地方。
風雨人生,充滿了誘惑與陷阱,唯有遠離是非圈子,控制好情緒,踏踏實實生活的人,才能戰勝心魔,避開陷阱找到真正屬于自己的那條成功路。
人生之路,好好做人,為人處事之道并不復雜,關鍵心里要有一桿秤,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長此以往,定能掙脫泥濘,抓住生活的主動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