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世間有一個誰都無法接受的現實:你不傷害別人,別人也會來傷害你。
人類這種生物,都喜歡互相傷害。你占優勢的時候,別人不敢輕舉妄動,都會來討好你。一旦你失去優勢了,他們就會改變態度,對你落井下石。
就拿40歲和60歲的人生來比較。40歲那年,哪怕你剛到中年期,也不會遇到什麼麻煩,身邊人也不敢對你做什麼。因為你身強體壯,還能賺錢。
60歲那年,你退休了,也賺不到什麼錢,就只有兜里面的那點存款,相信你的子女、親人或者親戚,都會無視你,或者跟你對著干。
一般來說,你還有利用價值,那他們都會給你提不同的要求,以此來榨干你的價值。這個時候,你就不能被感情沖昏頭腦,而該理性做人了。
人老了,還不懂得拒絕身邊人的這幾個請求,那晚年就悲慘了。
一、子女要求你分家產,你最好別分。
村口有一個老人,拿著上百萬的存款,但他沒有分給孩子們,而是時不時給孩子們幾千元,幫孩子們解決一些問題。
雖然說孩子們并沒有分到父母的身家,但他們依舊特別孝順父母。在他們看來,父母都給錢資助兒孫后代了,這恩情就該記在心上。
這位老人的堂哥,原本也跟他一樣,有上百萬的存款,但堂哥聽到孩子們分身家的請求,就把所有的存款和房子,都分給了他們。
沒想到,拿到錢財和房子的子女們,竟然給父母臉色看,還時不時咒罵父母。老人也很疑惑,怎麼堂弟不分身家,他的孩子那麼孝順,而我分了身家,孩子就變得不孝了呢?
這就跟「人性」有關了。你不給錢,錢還在你的手上,那擁有經濟大權的你,又有誰敢欺負呢?反之,你沒錢了,那誰都會欺負你。
對于分身家這件事,千萬不要犯迷糊。走錯了一步,基本就不得善終了。
二、親人要買房,想掏空你的家底,別答應。
我們都知道,在今時今日,普通人要想買到一套房子,至少要掏空三代人的錢包。
掏空年輕人的錢包,問題不大,反正他們還年輕,身體也健康。而掏空中年人和老年人的錢包,那就是大問題了。因為他們都老了,賺錢的能力也不行了。
一個五六十歲的中老年人,本來可以拿著一點存款過日子。但是,親人要求他拿錢出來買房子,那他是答應呢,還是不答應呢?
答應了,自己的錢沒了,還背負了貸款。一旦自己生病,連去醫院都去不起,只能在家等死。而不答應,自己的晚年就保得住了。
更重要的是,在這年頭,還敢掏空身家去買房子的人,要麼被忽悠瘸了,要麼想搏一搏,單車變摩托。
無論是被忽悠的人,還是想搏一搏的人,我們都不該幫他們,因為不值得。
要知道,前者是傻,后者是貪,如果我們還順從他們的意思,那我們豈不是更傻了嗎?
三、想讓你無條件當免費保姆,別答應。
身為家中的老人,為子女后代付出,這很正常。但是,不能無條件付出,而應該在付出之前,說清楚自己的原則和條件。
張先生結婚后不久,妻子就生下了龍鳳胎,需要婆婆來照顧。在照顧之前,婆婆只說了兩個條件。
首先,在花錢的問題上,不能一直依賴父母,吸父母的血。父母想給你們,你們才能要。而不想給你們,你們也不能強迫。
其次,自己會打醒十二分精神,盡心盡力照顧兩個孫子。只是,如果你們在雞蛋里面挑骨頭,還抱怨我,那就你們自己來帶,我也不管了。
就是這兩個條件,讓這位婆婆不僅沒有當免費保姆,還得到了兒子夫婦的尊重。
為什麼你提了條件,別人會更尊重你呢?因為人是欺軟怕硬的。你敢亮出底線,別人就不敢欺負你。而你不敢亮出底線,別人就會得寸進尺。
四、跟你同住的孩子,希望你搬出去住,別答應。
有些孩子買不起房子,就只能跟父母住在一起。等他們結婚了,就希望父母搬回老房子,把現在所住的房子讓出來。
對于孩子的這些請求,父母最好不要答應,還要明確拒絕。房子是你的,他今天敢讓你離開這個家,那他明天敢做什麼,你能想象嗎?
有一個案例。一對已經退休的老夫妻,住房子的第二層,而孩子夫妻倆,住房子的第三層。突然有一天,孩子跟他們說,為了避免家庭矛盾,父母還是回老房子住吧。
老人家答應了孩子的請求,就搬回老房子居住。後來,孩子也一直聽從妻子的話,不理父母的死活,越活越薄情。
對于父母而言,房子是自己的,就不該輕易讓出來。不然,等未來出了什麼事兒,就無家可歸,孤獨終老了。
親情,沒有想象得那麼堅固。恰恰相反,它特別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