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紐約時報》上看到這樣一個小故事。
一個名叫A.C.謝爾頓的人記錄了他事業成功后的經歷:
他再也無法重復體會到那份全然的喜悅與激動。
這種空虛讓他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失落。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感受和時刻:
我們總以為「當我實現了某個目標,我就幸福了」。
來源:unsplash
在人生中,我們很長一段時間都被一種「即將實現的目標」所支配:
然而,當我們真正實現目標,卻遠沒有想象中的快樂。
伴隨而來的,是一種失落,甚至是絕望。
因為我們發現,我們永遠在「只要實現了……,就好了」里打轉。
它像咒語一樣貫穿我們整個人生,而那個終點也隨著人生的拓展而不斷延伸。
在心理學中,這種絕望的狀態,叫做「終點謬誤」(arrival-fallacy)。
很多人被「終點謬誤」的怪圈所支配卻不自知,并淪為成功的「犧牲者」。
「終點謬誤」是一種錯誤的假設,即一旦你達到目標,你就會體驗到持久的幸福。
在童話故事里,王子和公主只要打敗了壞女巫,就能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成年人往往對這樣的解決嗤之以鼻,只要是心智成熟的人都知道「童話里都是騙人的」。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往往希望自己在達成某個目標之后,就能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這種「終點謬誤」源于我們許多人從小就根深蒂固的想法:
但研究表明,這種成功并不會給我們帶來真正快樂,至少不會長期如此。
來源:unsplash
「終點謬誤」最早由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塔爾·本·沙哈爾博士提出。
據《紐約時報》報道,沙哈爾博士將其定義為一種常見的錯覺。
我們總會覺得,只要自己實現一個目標或者完成某一項成就,就能獲得永恒的幸福。
被這種「錯覺」所蠱惑的人,給幸福設置了條件。
對于他們而言,幸福不是當下的,是需要滿足某些條件才能擁有的。
「我曾不快樂了30年。」沙哈爾這樣形容過去的自己。
他在哈佛從本科讀到博士,被派往劍橋進行交換學習,還是一流的運動員。
但這些所謂的成功并沒有讓他感到持久的幸福。
來源:unsplash
沙哈爾博士年輕時,曾是一名出色的壁球運動員。他一直認為,只要他贏得比賽,他就會獲得幸福。
然而,他發現每次贏得比賽后,他確實會感到開心,但這種快樂的感覺十分短暫。
快感消退后,他發現自己面臨著更大的壓力,無盡的空虛幾乎將他吞噬。
每完成一個目標,并沒有為他帶來所期望的那種持久的快樂或滿足感,反而在驅逼他實現一個個更高的目標——
一旦實現了一個目標,就要達到一個更高的新目標,他的目標清單永遠沒有盡頭。
為了研究「我們來到這個世上,到底追求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沙哈爾曾做過一組對比研究。
他讓獲得大學終身教授職位的人與沒有獲得職位的人分別對自己的幸福感打分。
在學術界,終身教職意味著高聲望、高薪水與一生無憂的工作。根據預期,那些獲得終身教職的人,幸福感應該會更高。
來源:unsplash
然而實驗結果卻表明,兩組人所打的分數相差無幾。
研究還詢問了尚未考慮申請終身教職的助理教授,讓他們預測自己未來達成這項成就以后的幸福感會有多高,結果他們也普遍高估了這種「幸福感」。
沙哈爾表示,當你通過取得名利上的成功,得到短暫的幸福感后,反而會面臨更大的孤獨和無助。
這些人一開始并不快樂,但他們會告訴自己說,「沒關系,只要我能夠成功,就能獲得幸福。」
但是當他們成功時,即使他們獲得了短暫的滿足感,這種感受往往并不持久。
當他們發現成功并不能解決他們的不快樂時,他們會比獲得成功前更沮喪,甚至是感到絕望。
因為在此之前,他們的生活中起碼還有美好的幻想,相信自己一旦成功,幸福就會降臨。
就像哲學家叔本華所說:
來源:unsplash
沙哈爾稱之為「謬誤」的原因在于:
雖然你會在實現這個目標的時候收獲很大的快樂,但這種快樂永遠比不上在沒實現的時候對目標的期待。
而一旦實現了這個目標,你將承擔更重的責任。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我們的生活會被永遠止境的焦慮填滿。
因為沒有哪一種情況能讓我們感到絕對安全,只要我們活著,就永遠不會滿足。
那麼我們為什麼會形成這種「謬誤」呢?
加拿大圭爾夫大學的教授杰米·格魯曼表示,這種誤判通常是情感預判(Affective Forecasting)不準確的后果。
「情感預判是人們預測事件所能帶給我們的感受的能力。」
他指出,在2000年的一項研究曾表明,大學的體育迷們普遍都會高估自己球隊贏球后所給他們帶來的快樂。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常常會在完成某項成就后感到失落。
來源:unsplash
情感預判對于我們的決策過程至關重要。
心理學家蒂莫西·威爾遜 (Timothy Wilson) 和丹尼爾·吉爾伯特 (Daniel Gilbert)發現,由于情感判斷的偏差影響,我們對未來事件的預判往往是不準確的。
這種偏差會導致我們高估了實現目標所產生的積極影響,而低估了其他事件或感受如何影響我們的感受。
比如,經過多年努力的工作,你終于得到了你夢想中的職位。當然,你為此高興一陣子。
盡管你實現了自己的目標,但這時你會發現一個殘酷的事實,要想獲得更多的幸福感,你就要實現更高的職業抱負。
這就引起一些思考,比如你是否要以犧牲家庭、婚姻幸福為代價,來實現掙大錢的目標?
來源:unsplash
實際情況是,成功并不與幸福感完全劃上等號。
真正的幸福感還包括其他方面,比如身體健康和人際關系。
目前關于「終點謬誤」及其成因的研究還不多,但是關于什麼使人快樂的研究卻數見不鮮。
然而時至今日,社會給我們灌輸的普遍觀念仍舊是,幸福與實現目標密切相關。
例如,哈佛大學2014年的一項研究發現,今天的孩子仍然被灌輸這樣的觀念:取得個人成就是獲得幸福的關鍵。
很多人被「終點謬誤」的怪圈所支配卻不自知,并淪為成功的「犧牲者」。
這里有一些技巧,可以幫助你克服「終點謬誤」,并在生活中獲得持久的幸福。
來源:unplash
1、關注過程,而不是最終結果
當我們想要達到一個特定的目標時,我們通常會過度專注于這個目標以及我們期望它會給我們帶來的快樂。
心理學家丹尼爾·卡納曼曾提出「峰終定律」。
他經過深入研究發現,我們事后評價一段經歷,不是把所有體驗相加,而是把高峰體驗和結尾體驗相加。
這個原理在日常生活中幾乎無處不在。
比如當你在備考時,你可能會對自己克服最艱難的數學問題的經歷,記憶最深刻,這是你的高峰體驗。
當你完成考試,取得一個滿意的成績,這是你的結尾體驗。
你對自己取得優異的成績感到快樂,其實并不止在于你實現了這個目標,更在于你努力過程中的高峰體驗。
來源:unsplash
關注實現目標的過程,而不是最終目標,才是幸福的關鍵。
一項發表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的研究發現,在工作中,帶給人們快樂的「小成就」非常重要。
當員工覺得他們每天都取得了成就時,他們更有可能感到有動力和滿足,即使這些「小成就」與實現目標并沒有什麼關系。
比如,每天利用工作業余時間背20個英語單詞。
雖然這并不能讓你直接獲得工作績效,但背英語單詞能提高你的英語能力,從而有助于提高你的業績水平。
根據研究,一個人取得進步的要素包括足夠的時間與支持、明確的目標,以及認可每一個「小成就」。
來源:unsplash
2、努力活在當下
當你過度專注于實現目標時,你的幸福不是當下的,是需要滿足某些條件才能擁有的。
無數研究發現,要想獲得真正快樂,就必須學會活在當下。
活在當下,可以通練習練習正念來實現。
一項 2021 年的研究發現,練習正念的人會體驗到更強烈的生活目標感,并能夠更積極地參與給他們帶來快樂的活動。
此外,2016 年的一項研究發現,練習冥想的人會體驗到更高水平的自我同情和快樂。
練習正念其實非常簡單。
你每天只需要花5分鐘進行冥想練習,放慢生活的步伐,慢慢呼吸,靜下心來思考,實現目標對于你而言意味著什麼。
來源:Pexels
3、與給你帶來快樂的人和事建立連結
哈佛大學基于75年對幸福感的研究發現,真正持久的幸福歸結為一些微小之事的積累。
首先,真正快樂的人能夠放下生活中所有的小煩惱和不便,專注于讓他們快樂的簡單事物。
其次,與他人建立溫暖的關系比任何外在成功都能給人們帶來更多的快樂。
研究表明,擺脫那些給你的生活帶來負面影響的人也很重要。
4、寫感恩日記
記錄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是關注當下的另一種方式。
這也可以讓你更加專注于帶給你快樂的事物,并讓它們成為你生活的重心。
事實上,研究發現,學會表達感激有利于緩解抑郁情緒、減少生活壓力。
表達感激的方法之一是寫感恩日記。
這其實很容易做到,每天記錄一件讓你對生活充滿感激的事情即可。
例如,今天下班在捷運口買的鮮花便宜又好看,今天中午吃的拉面非常可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