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小野曾說:
人生就是不斷選擇、不斷放棄的過程,有所放棄,才能讓有限的生命釋放出最大的能量。
人到中年的我們,嘗盡生活的酸甜苦辣,看盡了世間的千姿百態。
仔細想想,才終于明白人生最高級的幸福,其實就兩個字——簡單。
為生活去繁就簡,不僅是給人生做減法,更是給身心做加法。
春去冬來,轉眼間,2022年只剩最后一個月了。
那麼,即將到來的2023年,如何才能做到極簡生活,擁有高質量的人生呢?
今天和大家分享關于極簡生活的18個建議,助你新的一年,扔掉負累,輕裝而行。
年歲漸長,越來越能感悟到「人之精神有限,過用則竭」。
對所有事情都投放精力,定會感到身心俱疲。
你的精力分配方式,決定著你的人生層次。
不濫用精力,專注百分之一
人的精力,總是很容易被繁瑣的事情所分散。
但對于當下而言,最重要且最緊急的事,往往只有一件。
想要取得最好的結果,一定要專注于這百分之一。
只有這樣,你才能永遠保持極佳的姿態,面對所有的難題。
遠離多巴胺,靠近內啡肽
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今天,我們的時間常常被短期快感偷走。
刷刷短視訊,打打游戲,一晃就三四個小時起步。
明明什麼都沒做,卻好似走了幾十公里的路,勞累得很。
與其沉溺在多巴胺的即時快感中,不如試著尋找內啡肽帶來的長期快樂。
比如讀一本好書,學一門技術,練一項運動。
只有這樣,才不會成為垃圾快樂的俘虜,真正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獲得長期受益。
少拖延,多行動
古人言:「三思而后行。」
三思是為做事周全,而并非自己給自己制造門檻。
每次都到最后一刻才開始行動,才總是覺得精力不夠,結果也不盡人意。
拖延帶來的思考,并沒有助我們一臂之力,反而成為捆綁自己雙腳的繩索。
只有立即投身于行動中,才能遠離無意義的消磨。
人到中年內心變得更加敏感,常常因為一點小細節陷入不安。
每天的時間和精力就廢在了情緒內耗里,走不出來。
只有懂得簡化自己的情緒,人生才不至于被消極的情緒所拖垮。
不要輕易給某件事貼上「情緒標簽」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沒有絕對的好與壞。
但是我們卻很容易因為某件事,結果還沒有蓋棺定論,卻早早充滿焦慮。
然而,好事中也許隱藏著危機,壞事中可能蓄含機遇。
保持這樣的心態,收斂情緒,讓一切順其自然地發生。
只有這樣,才能讓簡化情緒,樂得自在。
轉移視線,不在負面情緒中沉浸
人生在世,難免有大大小小的事情,惹我們不開心。
但同樣的情緒,有的人會很快走出來,也有的人卻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懂得及時轉移注意力,是治愈負面情緒的一劑良方。
打掃自己的房間,掃去情緒的陰霾;看一部電影,不被情緒支配自我。
擺脫情緒的泥潭,當你敢于抬頭望,你就會發現生活更多的美。
跟生活的不確定共舞
聽過這樣一句話:「生活最大的確定性,就是難以確定。」
人生無常,萬事難料。
也因此,不為過去煩惱,更無需為未來擔憂。
用坦然的心態,去面對生活的波瀾;
用平和的心境,去擁抱生活的變數。
如今,生活條件越來越好。
我們的腳步不斷加快,背負的東西卻也越來越多。
直到被壓得疲憊不堪時,才猛然發現,自己扛著太多無謂的東西。
學會去繁就簡,精簡自己的物質生活,才是最舒服的生活狀態。
審視需求,精挑細選
物品的價值,一定是在最需要它的人身上,才得以體現。
然而我們在面對琳瑯滿目的商品,常常被吸引駐足。
卻忽略了這個東西,自己是否真的需要。
等到回過神才發現,家里堆滿了各式各樣的物品,卻沒有一件用得上。
每當想買一件物品時,多問自己幾次:我真的在當下,十分需要它嗎?
學會審視自己的需求,才能在根源上做到物質極簡。
控制數量,把控質量
同一個購買力,不是說買的多就一定最劃算。
價格便宜的東西往往,使用壽命短,使用頻率也不高。
在能力范圍內,購買最心儀,最合適,最優質的那一個。
謹記兩條購物規則:質量比款式更重要,質量比數量更重要。
斬斷執念,定期清理
當給房間來一次大掃除才知道,自己到底「收藏」了多少東西。
那些被物品占據的空間,也在剝奪著我們的心理空間。
越被物質占據,心里的匱乏感越強。
懂得選擇和取舍,放下對物品的執念。
定期清理不必要的物品,清理被堵塞的空間,也是清理自己的內心。
以前總是希望身邊有很多人,希望認識很多人,就好像這才是融入社會的標志。
但是越來越多人際關系需要維持和處理時,才發現過于繁雜的社交,并不是幸運,而是一種累贅。
好的關系對自己是一種滋養,壞的關系卻是一種負擔。
保持邊界感,熟不逾矩
所謂的邊界感說到底是分寸,社交生活沒有邊界感,就會失去自己的原則。
然而最好的關系,不是不分你我,而是熟不逾矩。
人與人相處,給自己和對方適當的空間,才是一種修養、一種智慧。
定期清理朋友圈
朋友不在多,而在于精。
當我們在乎圈子的范圍的同時,也需要隨時注意圈子的優質性。
如果一段關系經常讓自己不舒服,那麼把不合適的人及時請出自己的生活,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會定期為朋友圈清理灰塵的人,會因為一顆塵土的出現,荒廢整個人生。
學會享受獨處,沉淀自己
我們經常說:「你和自己的關系,就是你和世界的關系。」
人之所以需要獨處,是為了進行內在的整合,放下對他人的一味討好,懂得善待自己。
一個人回歸到生活當中,享受這個過程的同時,讓自己不斷的向上走。
人之養身,飲食為要。
不少人追求「白天奶茶蛋糕,晚上啤酒燒烤」生活方式。
但是過度的放縱,滿足了一時的欲望,卻也給身體增加了無數的負擔。
好好吃飯,飲食極簡,是對待生活的態度,也是愛自己的根本。
減少外送,自己下廚
追求正確的生活方式,第一步就是在飲食上作出改變。
打開手機,在點餐界面上陷入抉擇和猶豫時,又給自己增加了一點焦慮。
合理減少外送,嘗試自己下廚,不僅簡便營養,也可節約開支,提升生活質量。
健康飲食,合理搭配
人到中年,身體也沒有年輕時候「扛折騰」。
合理飲食,健康補身,成為了中年人最熱議的話題。
重要的不是自己愛吃什麼吃什麼,而是什麼都吃一點。
魚肉蛋奶,谷物果蔬,魚蝦搭配,才可營養均衡,提高身體機能。
克制欲望,飲食有度
飲食極簡,最重要的就是要克制欲望。
尤其人到中年,如果放任自己,高油高鹽高糖,那身體早晚會亮紅燈。
少食多餐,適度清淡,才是最健康的生活方式。
步入中年,事業也走到了一個關鍵期。
此時,身體素質不如年輕人,家庭壓力卻遠高于年輕人。
這個時候,學會極簡工作,保持良好心態,避免自我消耗,更好地應對中年危機。
設置優先級,分清任務主次
為什麼總是感覺工作內容繁多,自己拼盡全力卻無法完成。
那是因為沒有抓住工作的重點,沒有辦法集中精力解決問題的關鍵。
分出工作的優先級,優先解決重點問題,其他的工作也會迎刃而解。
每日提前做好計劃,自己掌控工作節奏
面對工作總是手足無措,不知到底從哪一頭做起。
這是因為對于工作缺乏提前量。
提前的計劃和安排,不僅會讓自己掌握工作節奏,也會讓工作的推進變得井然有序。
不把工作情緒帶到家里
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懂得分清工作和生活。
工作上的情緒一定要在單位解決,而不是帶回到家里,惹得家人不痛快。
及時調整自己的情緒,平衡好工作和生活。
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及時調整和轉換,才能讓生活和工作都順利美滿。
資深極簡主義者格林漢姆·希爾踐行多年極簡生活后說:
我的空間很小,生活卻很大。
擁有的更少,得到的卻更多。
其實,每個人真正的需求,并不太多。
生活中99%的東西,往往與自己毫無關系。
人生的本質,就是一個去繁就簡的過程。
生活,越簡單越幸福,越簡單越高級。新的一年,也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