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話,就像是石子。說出來,會把平靜如湖水般的生活打破。
人老了,變得不再冒進,變得不再喜歡冒險,而是會守住現有的東西,希望日子能過得平穩、順遂。
但是,到了晚年,因為孤獨,卻越來越變得愛說話。
其實,真正有智慧的人,老了后,會守住自己的嘴,懂得「慎言」。
維特根斯坦說:「凡是能夠說的,都能夠說清楚;凡是不能談的,就應該保持沉默。」
走到晚年,有兩件事爛在心里,也別對子女說。
人到晚年,與子女之間相處,不要再將兒女當成孩子一樣管教。
不要在產生矛盾,或者兒女做錯事時,就隨意指責,導致親子之間的關系緊張。
《知否》中顧廷燁與父親顧偃開的關系很差,加之繼母的挑撥,兩人見面就吵,誰也不服氣誰。
不管顧廷燁與外人或是兄弟發生爭執,父親不問青紅皂白,對他是一味地打壓和訓斥。
由于父親不理解他的苦衷,沒有耐心地教育和引導,導致顧廷燁越來越叛逆,故意做出很多自暴自棄的事情,敗壞了自己的名聲。
其實父子之間并沒有深仇大恨,不過是兒子不成熟,而作為父親,疼愛孩子卻一味指責,不知道如何表達愛,才造成了這場悲劇。
人老了,不管對子女有怎樣的意見,都不要說出口,讓它爛在肚子里。
德謨克利特在《著作殘篇》中寫道:「親人之間的嫌怨比與外人的嫌怨要難堪得多。」
不管兒女尚幼,或是已經長大成人,不要總是想當然地給予批評和否定,偏聽偏信,讓孩子受委屈。
作為父母,在晚年,要給予子女更多的理解和關懷。多給予一些信任,會發現兒女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與之交談時,多夸贊子女,他們會變得更優秀,懂得感恩和孝順,彼此的關系經營得更親厚。
王爾德說:「在我年輕的時候,曾經以為金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現在我老了,才發現確實如此。」
人老了,有些積蓄,心里不慌。但是,到了晚年,隨著自己的能力越來越弱,在子女面前,一味炫耀自己有多少積蓄,會引來他們的覬覦。
好吃懶做的子女,會來借錢。關系親近,子女知道你有錢,不借顯得你不顧情分,太過于小氣。借出去錢,就別想要回來了。
而且,對于依賴心理重的子女,更不愿意吃苦奮斗了。因為父母有錢,「啃老」成了理直氣壯的事情。
在晚年,不對子女提起自己有多少財產,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事端。合理安排每天的消費,讓自己既能活得舒適,又能留下些積蓄,日子過得更加安穩。
積蓄就算是座山,也禁不住百般揮霍。人老了,收入來源越來越少。低調做人,守好自己的錢包,晚年的生活才會更加幸福。
人到晚年,經營好與子女的關系,管好自己的錢。
對孩子,多一些耐心,關愛陪伴他們成長,不要有太強的控制欲。嘗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即使他們做錯了什麼,都要好好與之溝通,不要動不動就責罰。
不要給兒女們留下一個嚴苛、不講道理的印象。更不要因為種種誤會,讓孩子無法與你親近,兩個人見面就爭吵。
對于自己的積蓄,不要總是掛在嘴邊上。不說自己年輕時積攢下多少基業,也不提現在多麼富有。安安靜靜,本本分分過日子,不管太多閑事,保護好自己。
少說話,多鍛煉身體,保持好心態,晚年的生活會更加安逸、祥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