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上有一包瓜子。
你隨手拿起一顆瓜子,嗑起來了,并沒有意識到,自己不太喜歡瓜子。
從拿起瓜子那一刻起,你就會持續嗑下去。中途去上個洗手間、去打印資料或者做其它事情,等你回到桌子旁,會繼續嗑瓜子。
瓜子被消滅了,你就停下了。
這就是「嗑瓜子效應」。
人們從其中,總結出幾個道理:不管是否喜歡,都可以開始;開始了,就停不下來;中途有意外,當不會影響之前的行動;事情做完了,就好了。
那麼,嗑瓜子的道理,能否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呢?答案是肯定的。
古人說:「小事不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當一個人堅持了「嗑瓜子效應」之后,很容易過上自律的生活。
01
短暫的快樂,正在毀掉你的生活。
有一個詞語,叫「碎片化」。
你琢磨一下,就會發現,我們的生活,真的被碎片化了。看手機、看電視、接送孩子、工作、領工資、存款......每天不單純做一件事。
同一件事,也會被碎片化。已經被「碎片」坑害了,還一無所知。最典型的,就是讀書、看手機的事情。
讀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家有共識。但是讀什麼書,很多人是一無所知的,說起某本書,名字響當當,但是對書里的具體內容,卻茫茫然,講不出個所以然。
因為讀書的人,只是隨大流,別人推薦的,就買了。結果大失所望,別人推薦的時候,只是說了某個精彩的片段。除了該片段,整本書都沒有什麼好看的。
或許,別人講得神乎其神,讓你入迷。但是你拿到書,發現很枯燥。一百個人,有一百種讀書的方法,你并沒有別人的大腦。
看手機的初衷,是和朋友聊天,或者看網絡里的智慧。但是你卻被一些短視訊吸引了,或者習慣性看一些無聊的段子。一次次,一天天,都很開心,當到了年底,發現自己被手機坑害了,啥都沒有學會,還把眼睛搞花了。
也有一些人,玩過無數的游戲,過了無數的「關」,但是毫無意義。你認為那些是辛辛苦苦得到的資產,還有人告訴你,這是「虛擬資產」,可以祖祖輩輩享用。但是在理智的人看來,不過是「掩耳盜鈴」罷了。
短、平、快,這樣的套路,往往讓你的時間變成了碎片,然后就像玻璃倒下來一樣,碎成了渣,多半要被當成垃圾。
02
自覺堅持到最后,就是你想要的生活。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里,落魄的推銷員克里斯,歷經無數的痛苦,終于變成了一個富豪。
他在人生低谷時,看到一個開跑車的男人,然后隨便聊了幾句。從那一刻開始,他決定做一個股票經紀人。
事情開始了,但是他卻毫無經驗,并且沒有很高的文憑。從學徒開始,一步一步走,經歷了幾次競爭,然后脫穎而出。
很明顯,克里斯看到那個開跑車的男人,就是人生中的第一顆瓜子。接下來,他參與應聘和競爭,就是逼著自己把所有的「瓜子」嗑完。
這份勇氣,不是來源于好的生活環境。而是他弄丟了妻子,孩子要吃飯,自己要有地方睡覺。因此他只能如此。
類似的人物,還有很多。
德國的謝里曼,從小就希望找到特洛伊古城,但是口袋里沒有錢。不得已,他開始從商。賺了很多錢之后,他毫不猶豫結束了生意,開始考古工作,最后成為了考古學家。
法國的拉瓦錫,很長一段時間,都在研究法律,還獲得了律師資格。但是他的興趣是化學、生物學。因此他只是用律師方面的收入,來支撐自己的化學實驗。
說簡單點,也就是一個人不管走多遠,都不要忘記了第一步路。人生最難的,也是最容易的,就是扣好「第一粒紐扣」。
每天早晨,我們都會穿衣服,都會扣扣子。但是人生的紐扣,卻常常被遺忘。
小時候,你想做什麼?如果你能常常想起,并且拐幾個彎,還能回到當初,就沒有不成功的。
看來,「把瓜子嗑完」的理念,用到人生中,就能成就一生。
生物學家達爾文說:「我之所以能在科學上成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科學的熱愛,堅持長期探索。」
自律并不難,應該是因為愛好這樣,接著孜孜不倦地去做,順理成章就做好了。
03
如何把「嗑瓜子效應」貫穿到生活全過程?
天大的事情,最終要落實到芝麻小事上。因此,我們要活學活用,掌握自律的一些小技巧。
第一,注意到自己的吸引力,這就是樂趣所在,并且大機率能夠堅持住。
不感興趣的事情,你卻在咬緊牙關做,很快就會失敗。因為你越來越沒有精神,看不到有什麼意義。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如果你實在不喜歡嗑瓜子,不要強求。不去開始也沒有關系。但是你要領悟「嗑瓜子效應」,你的小愛好,相當于一顆「瓜子」。
第二,養成好習慣。每天都做某一件事,堅持一段時間之后,你會發現,自己形成了慣性思維和行動。如果這件事不做,反而會很不舒服。這就是堅持的力量。
第三,掌握生活的節奏。人是可以走彎路的,但是要及時修正過來。一些人,在成功之前,會做很多旁門左道的事情。
古人要做官,不是直接去官場混,而是先讀書;要發大財,不是直接做生意,也許可以先去打工。
一些很平常的事情,分析一番,會發現大道理。
一顆很小的瓜子,播種到心田,會茁壯成長。
頂級的自律,就是從一而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