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2022只剩下最后一個月了。
這一年,越來越多的人發現,相比身外之物,提升自身的免疫力更加重要。
正如那句話所說:
在同一輛車上,有人生病,有人安全,這是機體免疫力;
同樣遭遇危機,有人一年不愁吃穿,有人一周捉襟見肘,這是財務免疫力;
面對困境,有人積極樂觀,有人消極抱怨,這是情緒免疫力。
它們都深藏于我們身體之中,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狀態。
未來3年,要想生活少點后顧之憂,這三個免疫力,你不得不提升。
最近網上有個帖子特別火:年紀輕輕得了痛風是什麼感受?
有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他說有天晚上自己心血來潮,點了份小龍蝦,又配了些啤酒,一頓飽餐過后,第二天身體就痛到無法行走。
當時以為沒休息好,請了幾天假,在家里躺了幾天就好了。
那時候的他還不知道自己被痛風侵襲,更不會相信二十歲出頭的年紀,就患上了痛風這種疾病。
接下來的他,生活一如既往地放縱,啤酒烤肉小龍蝦,一頓嘮嗑到天亮。
直到有次深夜聚會回家,他發現自己腳踝腫痛難忍,每走一步都會鉆心疼痛,嚴重時甚至疼到站不住,只能跪在路邊緩一緩。
后來在家人的陪同下去了醫院,才知道自己的病癥。
而痛風這種病,一旦沾染上了,很有可能終生都難以治好。
往后的日子里,他只要喝了啤酒或是吃了海鮮,腳踝就會鉆心地痛。
不光是他,看看身邊的年輕人你就會發現,現在的孩子,真的太容易生病了。
不是腸胃疾病,就是各種結節,更有的人,小病不看,總覺得自己年輕能扛住,結果生生拖成了癌癥。
而如果能從年輕時候就注重對身體的養護,不斷提升免疫力,在疾病來襲時,就能有抵御的資本。
《免疫力》這本書中說道,人體的免疫力是一個多維度、多成分、立體的防御性網絡,是人類戰勝各種疾病最有力的后盾。
但這一系統運行久了,難免會出現各種問題,若想彌補,需要靠飲食、運動、心理和睡眠四大基石來打補丁。
一旦疾病侵襲,而我們還沒做好應對的準備,放縱身體,暴飲暴食,長久下來,勢必會導致身體免疫力的下降。
如今,一次次疾病的侵襲,無疑為我們敲響了警鐘,考驗著我們機體的免疫力。
所以,千萬不要再小瞧那些體檢單上的異常了,也千萬不要忽視身體給你的每次提醒。
人的生命有時候比我們想象中還要脆弱。
規律作息,健康飲食,定期鍛煉,才能提升機體免疫力,才能讓我們用一幅健康的身體,面對周遭的病毒,才能在未來的日子里越過越好。
好的身體,才是一切的前提。
看過一個提問:你會給14歲的孩子什麼生活建議?
點贊最高的建議說:要嘗試為糟糕的一天存錢,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用到它。
這個建議對我們來說同樣適用。
生命中的突發事件數不勝數,沒人知道什麼時候會突然用到一大筆錢,所以,提前對錢財的規劃不可或缺。
影視劇《她們的名字》里有這樣一個情節。
剛參加工作的女孩吳佳深夜加班時被老板撞著了,出于關心員工的立場,老板問她怎麼還不走。
她說自己搭乘的末班車要到十點鐘,還來得及。
老板以為女孩不懂,專門提醒她:我們不是有加班的交通補貼嗎?
沒想到女孩反問她:我要是把那錢自己省下來,老板你不生氣吧。
老板隨即來了興趣,問女孩要這些錢做什麼?
女孩像打開了話匣子般訴說著存錢的益處,她說自己一個月要能攢下來兩千塊,一年就能有兩萬塊。
等自己能攢到十萬塊時,就能在這里買一個小單間,或者把錢給爸爸,讓他在老家買個二手車跑業務。
說這話的時候,她的眼睛里亮晶晶的,像是對未來美好的憧憬。
不光如此,在好朋友有了錢,想要帶她去高檔酒店住一晚時,也被她拒絕了,她勸朋友說,不要揮霍錢財,要有長遠的打算。
就這樣,靠著對生活的打算和對金錢的打點,吳佳不僅將自己的生活過得很好,也有了應對風險的底氣。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像她一樣,賺不來什麼大錢,只能精打細算著攢好每筆小錢。
面對未來的巨大不確定性,我們能做的,就是趁著自己尚有賺錢能力時多掙錢,多存錢,打理好自己的財務預期,別透支財務,有節制地花每一筆錢。
當我們的欲望小于我們的收入,生活自然會對我們和顏悅色。
當我們銀行卡里的余額夠用,我們行走人世間,自然多了一份安全感。
最近這幾年,「鈍感力」這個詞越來越火。
它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傷痛有很強的屏蔽力,不是很在意外界的看法。
很多人都說,這也是一個人強大的表現,因為當你屏蔽了外人所投射給你的負面情緒,便會更堅定地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邁進。
它的提出者渡邊淳一講過自己的經歷,說自己曾參加過一些文學沙龍,其中的大部分新銳作者,都有過被退稿的經歷。
這其中有位O先生,雖然天賦不錯,但心思敏感,自尊心極強。
每次遭遇退稿這件事,不是撓頭就是嘆氣,很難燃起斗志改稿或是繼續創作。
時間久了之后,編輯不愿意用他的稿子,他也沒了興致再創作,這個人就從文壇消失了。
渡邊淳一每當想起他的經歷,總會覺得太過敏感并非是一件好事。
因為人生中難免有挫折坎坷,太過看重降臨在自己身上的傷痛,反倒會錯過生命之中的繁花似錦。
有時候不妨適度屏蔽自己的負面情緒,更多的專注于自身。
說到這里,想起一檔節目中楊天真的講述。
她說自己有次去商場,看到一件很喜歡的衣服,本想試試看,但是營業員卻直接告訴她:沒有你穿的碼。
很多人面對這種情況,都會覺得內心不爽,或多或少點燃了自己的容貌焦慮。
楊天真沒有,她有點生氣地問:為什麼品牌不能把這個衣服做大一碼?
一句話,就能看出她對自己的接納,和對外界敵意的無畏。
其實人這一生,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著與世俗標準沖突的東西,如果不能融入,不妨勸自己看開。
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
適度保持鈍感力,不自尋煩惱,不怨天尤人。
看開看淡的人生,才有微風拂過的愜意。
聽過一句話:人拼到最后,拼的其實是自己。
是你多年以來對身體的養護,是你在財富方面的積累,是你在情緒上的掌控。
不要等到失去健康了再來懊悔,不要等到手無余糧時再去埋怨,不要等到情緒帶來傷害時,才怨恨當初為何不平和一些。
趁著時日尚早,不妨從今日起,換一種生活方式,不遺余力地提高你的免疫力。
提高機體免疫力,樹立你面對疾病時的一道屏障。
提高財務免疫力,讓你在面對突發情況時不至于手足無措。
提高情緒免疫力,無論世事如何變遷,保持一顆平和的心看世界。
如此,你的人生才會少一些煩惱,生活才會多一份從容。
如此,面對周遭不確定因素時,才不會驚慌失措,才會有更多機會籌謀應對。
人生在世,難免經受周期的波動,難免經歷低谷的銼磨,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打理好自己的錢財,整理好自己的情緒。
如此,你便擁有了應對不確定人生的武器。
與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