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狄更斯說過一句話:
「一個健全的心態,比一百種智慧更有力量,有什麼樣的心態,就有什麼樣的人生。」
小成靠聰明,大成靠心態。
好心態,永遠可以讓人保持一份清醒,不會因為是是非非而擾心,而是依然不失希望、心懷勇氣,去做好自己想做的事,不會讓自己心累,而是一直走在正確的路上。
壞心態,風吹草動就能讓自己誠惶誠恐,處處受到牽制與左右,哪怕遇到一點挫折就無法真正逾越,走到每一處皆是愁云慘霧。
人的一生,只有擁有一份好的心態,才能改寫人生、扶搖直上。
這其中,可以改變很多人一生的3大定律,必須好好讀一讀,可以讓你瞬間清醒,看透人生真諦,悟出生命智慧。
什麼是破窗定律?
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辛巴杜做過一次實驗。
他找來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其中一輛放在一個地方的中產階級社區,另一輛放在當地生活條件雜亂的普通社區。
當他把停在雜亂不堪的社區那輛車的車牌摘了,頂棚打開之后,當天晚上這輛車就被偷走了。
相反,停在另外一個社區的汽車一直沒人過問。
于是,他把這輛車的玻璃敲碎了,沒過幾個小時,這輛車消失不見了。
這就是破窗定律的來源。
當一扇窗戶破了沒人修理,其他窗戶也會遭此厄運。
同樣,一面墻上出現了亂七八糟的涂鴉,很快就會增加更多不堪入目的涂鴉。
破窗定律的寓意是,當我們的人生出現了一個小的破綻或者錯誤時,如果得不到重視與改正,那麼就會讓這個錯誤無限放大,帶給自己最嚴重的后果。
有句話說:
「不慮于微,始成大患。」
當我們看到自己身上出現了一點錯誤時,不要熟視無睹或者置之不理,而是要及時糾正與改善,才不會釀成大錯,更不會讓自己付出沉重的代價。
好心態的人從來都不是任由事情盡情發展,而是真正能夠意識到什麼是錯的、什麼是對的,然后從來不會輕視,而是加以改正。
所以,不要認為一些小錯誤無傷大雅,而是需要自己馬上糾正。相反,一些好的小習慣,一旦堅持下去,終究會給自己帶來巨大的收獲。
看過一個紀錄片。
一位導演用了50多年的時間,記錄了14個人截然不同的一生。
從這些人的人生軌跡來看,決定他們人生命運的不是取決于出身,而是自身是否有目標,以及自己是否愿意為之付出行動。
紀錄片中有三個人,從小就開始在心中設定目標,比如去哪里上學、學什麼專業,然后付諸努力。
相反,那些從一開始就沒有任何目標的人,一輩子都在原地打轉。
哪怕是的原本出身優渥的人,因為渾渾噩噩度日,讓自己逐漸麻木,人生境遇也越來越差。
這就是吉格勒定律定律,你設定的目標,決定了你能走多遠。相反,如果自己沒有清晰遠大的目標,也就無法到達想去的地方。
心向遠方,才能走得更遠。
所以,不管在人生哪個階段,都應該設定目標,讓自己心中有計劃,明白該做什麼事情是最重要、最緊急的,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讓自己心中有數,能夠更加快速、高效的推進,讓自己擁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且,當你心中有了遠大的目標,就不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擾心,也不會輕易因為當時的得失而耿耿于懷,正因為自己的眼光長遠,才會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自我目標的實現上,早日成就自我。
真正明白了吉格勒定律,自己的心態也會變得更加積極、主動,不會讓自己每天過得渾渾噩噩,而是早早設定目標,以飽滿的熱情付之行動,終究會有大成。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作家杜利奧說過一句話:
「沒有什麼比失去熱忱更使人覺得垂垂老矣,心灰意冷了。若精神狀態不佳,一切都將處于欠佳狀態。」
這就是有名的杜利奧定律。
一個人的心態,決定了自己看到的世界會是什麼樣;一個人的心態是什麼樣子,他的生活就是什麼樣子。
如果你選擇了積極向上,那麼自己走到哪里都能看到快樂與幸福;如果自己選擇了悲觀失望,哪怕自己擁有全世界最好的幸福,依然不會感知到,而是認為自己的人生暗淡無光。
同時,當我們擁有積極的心態時,哪怕暫時身處低谷,也能低頭聞到泥土的芬芳,抬頭看見皎潔的月光。
有句話說:
「悲觀者稱半杯水為半空,樂觀者稱半杯水為半滿,我享受現在半滿的生活。」
人生就是如此,每個人是幸福還是悲觀,完全取決于自己擁有什麼樣的心態看待當下、自己以及未來。
萬物皆由心生。
我們雖不能左右天氣,但是卻能改變自己看待的心態。
心態好,煩惱就少,各種事情也會越來越順暢。
《菜根譚》中有句話:
「苦樂無二境,迷悟非兩心,只在一轉念間耳。」
一個人的苦境或是樂境,全在自己的心境,是迷還是悟,全在心態。
境隨心轉,命由心造,福自我召,人生圓滿。
所以,如果當你感覺到心累的時候,不如換一種角度看待世界,去改變自己的心態,你就會發現人生從此與眾不同。
希望我們都能擁有這3大定律,收獲最美好的人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