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梁永安老師說過一句話:
「愛情,常常有真心的開始,卻無法橫渡社會的風浪」。
很多人都會討論一點:男女之間到底能不能做「純正」的知己?
因為,在大多數人眼里,異性知己的關系,隨時都會如打火機一般,把知己間的感情,變成了情人的纏綿。
但,就如我們開頭的那句話,愛情的開始,需要「真心」,更需要能夠橫渡「社會的風浪」。
知己之間,「發乎情,止乎禮」,是一種純粹的美好。
但,這種關系,想要發展到「愛情」,其實也沒那麼容易。
畢竟,兩個人能聊得來,互相「懂」是一回事;而,能夠產生情感上的波動,彼此內心里有了情愛上的欲望,又是一回事。
大眾眼里「男女知己」的風花雪月,總會是帶著一種浪漫的「欣賞」,而現實生活中,再相愛的男女,也會是苦辣酸甜俱全。
所以,男女知己間,他們在一起時,需要滿足以下這兩個「必要條件」,才能真正地愛上彼此。
-02-
看到過一個很決然的故事。
講的是一個小島上的王子和一個陸地上的公主,本來還挺相愛,卻最后分開的故事。
他們還沒有結婚,就已經鬧得不可開交。
主要原因在于,新娘有愛騎馬的喜好,運送嫁妝的時候,也特地把她的愛馬帶到了船上。
但,她要嫁過去的小島上,有禁止女人騎馬的習俗,于是,兩個人就產生了矛盾,互相都不想為對方而妥協,鬧到最后,公主寧愿放棄丈夫,也不想放棄她的馬。
他們的婚姻,也就此宣告結束,女人又回到了她的家鄉,但她對這段感情,絲毫沒有惋惜之情。
可見,兩個人在一起,倘若都不能為對方「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其實,是很難相處的。
知己之間,更甚于此。
可能你們很懂對方,也知曉彼此的所有想法,了解各自的難處,互相都有些依賴……但是,如果平日里生活不到一塊去,相互間,都看不慣對方的習慣,都不愿為了對方放棄自己的堅持,那麼這種感情,就只是一場「表面上的懂」。
真正相愛的人,很可能他們「并不懂得彼此」,甚至「還互相厭倦過」,但是他們會有一個想法,就是:只要能在一塊,其他都無所謂,畢竟過日子嘛,就是互相遷就下,才能生活更美好。
可見,「懂」很重要,但「懂」,不一代表能夠「接受」,更不能代表,兩個人就能從此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共度朝夕,共享春夢。
所以,當彼此間都「不用改變」,就能夠「跨越柴米油鹽」的瑣碎,這就是男女知己間,能夠產生愛情的一個必要條件。
-03-
好的愛情,必須有共同的視野;相愛,必須有共同喜歡的生活。
后台有個女讀者,在看到之前的一篇關于「異性知己」的文章后,留言說:
「我曾經有過一個男知己,那段時間,每當我遇到麻煩的時候,他總會挺身而出,為我排憂解難,想辦法給我找樂子。
當然,我本身條件不錯,長相中等偏上,工作體面,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後來,他向我告白了。
不過那個時候,我已經訂婚了,和老公也很相愛,所以,我很自然地就拒絕了他。
這之后,我們的關系就變得有點微妙,因為我知道,再也不能和從前那般,對他傾訴,也不能像以前那樣,想要依賴于他,而他也慢慢的和我疏遠了,為此我還失落過一陣子,後來就漸漸淡忘了」。
可見,異性知己之間,如果沒有互相的視野,沒有情感上超越「懂」的交織,沒有身體的聯結……其實,是不會產生真愛的。
最多,只能說這是一種「曖昧」。
而且,我們從女人的話里,也可以感觸到,她本質上只是把男知己,當成了一種「樹洞」式的依賴,可以肆意傾訴,可以幫她解決問題,可以讓她開心快樂……卻唯獨沒有,心動的漣漪。
而男人,接近她的目的,估計也不單純,只是先成為她的「知己」,而是再繼續,讓彼此間的關系能進一步升級。
所以,可見,男女之間能夠產生愛情,不只是需要心靈上的互動,更需要有「身體和心「的共同發揮作用,把感情催發起來,讓彼此間,產生最強烈,最激動,最深入人心的生活樂趣。
心,若是沒有漣漪,而只是一種「短暫的懂得」,那麼堅持一陣子,也就放棄了。
自然,產生不了「真愛」。
-04-
人這一生,柴米油鹽,功名利祿,哪一樣,都需要擺脫開「風花雪月,陽春白雪」,方能看到其中的真實。
感情的世界里,彼此的事業,生活中能夠融合,互相能適應,彼此能理解,相互有了身心的聯結,才能夠跨越浪漫,迎來「煙火氣」的愛情和婚姻。
畢竟,知己之間,尤其是男女知己,在一起時,都會有一種朦朧的「唯美」感。
因為,不用考慮油鹽醬醋,也不用考慮世俗的未來,只要彼此懂得,相互傾訴,互相開心……就已經是「知己」處得好的證明。
但,這種感情,太過于縹緲,沒有落地的踏實感。
愛情,說白了,是很「俗氣」的。
真實男女知己的情感,不僅超越了愛情,更會是彼此間,難得的「欣賞」,相處的「不束縛」。
所以,生活中,我們會發現,那些理性的人,在「知己面前」,大都不會談愛情。
因為他們很清楚:唯有男女在一起,把心思,感情,身體……都互相給予,才能說他們彼此間,真正產生了真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