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是掩埋在地下的一壇美酒,經歷歲月發酵的時間越長,越醇香。
歲月很美,對于未來,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憧憬。但是,有的人,在年輕的時候,過于貪圖舒適區,將日子越過越糟糕。
在生活中,并不是放縱自己,就是「富養」自己的方式。
如若,在生活中,過度「放縱」自己,貪圖享受生活,待在舒適區,得過且過。看似,生活很輕松、幸福,其實,都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許多的「風險」。
人,應該學會把福氣掌握在自己手中,需要為自己的未來,做好規劃。
人老了,懂得「窮養」自己的人,反而會獲得滿滿的福氣。
人的欲望就如同滾雪球,想要得越多,就越容易被欲望控制,雪球會越滾越大。
一個人的欲望太多,便很容易迷失方向。
真正的智者,在晚年,能保持一顆平常心,以節儉為主過著平靜祥和的生活。戒掉自己的物質欲,保持簡單的生活方式,細品生活中的甘甜。
清朝的魏禧有在《目錄里言》說:「凡不能儉于已者,必妄取于人。」
如果,一個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能保持自己的低購買欲,就會不由自主地向別人索取。
而且,貪念越多,控制不住購買欲,便會快速消耗自己積攢的積蓄。
人,沒有了積蓄,生活往往就會朝著不可控制的方向發展。人,如若自己有錢,晚年的生活才能多一份安心、踏實。
生活,保持低調,學會「窮養」自己,守住自己的積蓄,過平靜的生活,這樣才能福如東海,福氣自來。
人生路上,有一種「窮養」自己的方式,是:獨處。
獨處,看似很孤獨,很孤寂。但是,喜歡獨處的人,往往會覺得,那是一種自由、自在的方式。
陳果說:「什麼是孤獨?孤獨是從人群中偷來的享受,她高傲、優美,完全是精神的自由。孤獨,是要我們有獨處的時間,做到如我所是,完全不需要裝扮、做作,不需要戴著帽子抽根煙來裝深沉。」
孤獨,并不意味著孤立,它是一種傲然自立。
蘇軾在晚年回憶自己的一生時,曾經這樣自我戲謔,他說:「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蘇軾,嘗盡了顛沛流離的辛酸,但是也享受了無盡的獨處時光。
在獨處之中,蘇軾完成了自己的蛻變,在文學中,在詩詞中,在民生事業上,破繭成蝶,成就了自己。
人在晚年,沒必要追求隨波逐流,更沒有必要跟著大眾顛沛流離。
學會「窮養」自己,學會獨處,不為了合群而讓自己,失去自我。
有時候,為了自己,不去迎合大眾,不去為了合群而湊熱鬧,學會獨處,獨自成長,往往能活得逍遙自在,被福氣眷顧。
在這世間活著,學會「窮養」自己,讓自己多吃苦,往往會收獲更多的福氣。
書上,有一句話說得好:「想成功必須熱愛吃苦。因為不怕吃苦的人,只吃一陣苦;怕吃苦的人,要吃的是一輩子的苦。」
人到晚年,應該避免過度享受,學會吃苦、多動。
過度的享受,會讓自己的身體,像久不開機運行的機器,漸漸生銹。
在變老的路上,多讓自己吃點苦,讓自己的身體多動一動,往往會更容易留住自己的健康。
避免自己過度享受,讓自己的身體,適當地體驗一下勞累,「窮養」自己,其實,更有利于身體的保養。
學會讓自己經歷磨難,學會讓自己多動一動,身體會呈現出精力充沛的模樣。
人生路上,每個人都會變老。但是,在變老的路上,卻有完全不一樣的生活。
有些人,通過「窮養」自己,反而使得自己活得更加滋潤,活得肆意張揚,活得快樂瀟灑。
人生路上,珍惜屬于自己的幸福時光。
學會降低自己的物質欲,學會讓自己學會獨處,學會讓自己經歷磨難。「窮養」自己,讓自己活得更加簡單。
生老病死并非終點,但愿妳能用心經營好自己的生活,讓人生路上,鋪滿一路的陽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