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招工一邊又逼迫員工離職,是不少企業慣用的手段。
正規企業是非常愿意和公司的核心員工一起成長,一起壯大。所有企業的本意都是為了將員工培養成自己的「嫡系部隊」,招納跳槽人員也屬于人才補充的另外一種手段,但是有些企業一邊招人一邊裁員就有點不厚道了。針對這種現象作者列舉了一下五類企業,方便大家在求職的時候做出判斷。
1. 常年貼著招聘信息的服務型行業、能源行業
這類型行業流動性非常強,比如一些加油站的加油工,餐飲企業,他們門口常年貼著招聘海報,常常是今天入職,明天就離職,因為這種工作強度大,而且工作內容對自己的成長完全沒有什麼提升。簡單勞動,沒有技術含量,最重要的是老闆根本不把你當自己人看,不愿意跟你簽長期的固定勞動合同,一年合同一到期老闆想留你還是讓你走都只是看老闆自己。
你本想著即使苦點累點也無所謂,堅持下去就會有應有的回報,但是你干了兩三年,手里拿的還是入行時2000元的工資,無論你從事什麼行業也都漲到3000-4000了,慢慢的你總會受不了然后離職,其實在老闆心中你走或不走都無所謂,因為招聘信息常年貼著,你一走還是會有新人來。
2. 面試時高薪誘騙的企業
打個比方,你面試的時候老闆跟你說月薪8000,包吃包住,一聽這個條件就心動了,第二天就入職。結果入職之后發現底薪只有2000,老闆口中說的8000即使你天天加班都完不成,所謂的包吃就是食堂供應的沒有油水的大鍋飯,還不管飽,住宿也只是上下鋪。本以為自己撿到了便宜,到頭來發現是塊啃不動的大餅。
看明白的人陸續辭職,不明白的人又往里闖,這種企業不在少數。
3. 簡單的勞動密集型的企業
比如一些流水線工廠,他們一邊大量招聘新人,一邊又在大量往出趕人。不懂的人可能會問,他們用時間長的熟練工不好嗎,為什麼要趕人?其實原因很簡單,流水線上的操作基本上每個人入職不超過一周就可以和老工人一樣熟練。其次,即使是流水線工人,干的時間長了依舊得漲工資,結合前面那個原因,你就會明白他們為什麼會一邊趕人一邊招人了。
4. 打著擦邊球的灰色企業
還有一種公司,他們專注灰產擦邊球,什麼賺錢塊就干什麼,撈一筆就跑路。公司的核心只有幾個合伙人知道,他們一邊招工一邊把工人趕走,就是怕時間長了員工掌握他們的秘密。
5. 一些高薪互聯網,高科技公司
如果你說前面的幾種都不入流,都不是你所能接觸到的,那麼現在說的這種公司你應該知道,先不點名是哪些公司了,這些公司號稱淘汰35歲以上的員工,一直把「企業不養閑人」作為他們的上上經。其實這種理念本身沒有什麼錯誤,但是被他們曲解了。35歲以上的員工最大的缺點就是都有家有室,不能像二十幾歲的員工一樣能加班,所以公司把35歲以上的員工列為重點裁員對象。
這類企業的明顯特點就是年齡越大薪酬越高,但是年齡越大人的創新能力還有加班的時間卻在降低,性價比是他們衡量員工的唯一方式。但是我覺得,他們號稱「優勝劣汰」的擇人方式根本目的還是為了省錢。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