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總有一些事情,打你個措手不及,就像夏天的風雨,說來就來。
如何應對事情呢?需要未雨綢繆,也需要相機而動。
《格言聯璧》中說:「處難處之事愈宜寬,處至大之事愈宜平,處至急之事愈宜緩。」
真正聰明的人,總能以不變應萬變,從容之中,彰顯氣度。
01
「穩」:急事,緩一步,要穩住自己。
老一輩的人,常常告誡我們:「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你越是急躁,越會把事情搞砸,搞亂。
就好像你出門沒有帶傘,卻遭遇了暴雨襲擊,毫無方向地奔跑,渾身打濕了,人也困頓了,特別狼狽,還不如那些在雨中慢慢走的人。
蘇軾在被貶黃州之后的一個春日里,和朋友外出游玩,就遭遇了大雨的洗禮。
在大家都亂成一團的時候,蘇軾索性沐雨而行,還寫下了《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7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明朝末年,張獻忠占據了蜀地,自立為王。
在內憂外患之下,他不知所措,還固執地認為,是蜀地的鄉紳和明朝的舊官員、讀書人,在背后搗鬼。
為了平定「內憂」,他下了一個詔書,讓所有讀書人都到成都舉行科考。科考的目標,不是錄用,而是屠殺。
科考的時間安排很緊湊,也顯得很急躁。
雅安的一個官員,靜下來一想,覺得不對勁,然后告訴大家,「時局不穩,不去為好」。
就這樣,雅安的讀書人,躲過一劫。
很多人就是因為急急忙忙辦事,頭腦一發熱,就看不清事情的真相了,從而被人欺騙,犯了致命的錯誤,悔之晚矣。
要明白,「急中生智」的人,也會是事情來了的時候,思考三分鐘;或者在事情沒有發生之前,已經做了相應的準備和演練,處理事情,一套一套、緊張有序的。
做人,有圓有方;做事,事緩則圓。
辦事就像畫圓一樣,你得穩住自己,然后拿出圓規,找到中心點,接下來就水到渠成了。
02
「準」:大事,看長遠,要精準推進。
很喜歡兩句俗語:「一步錯,步步錯;千里之堤毀于蟻穴。」
再大的山,也是一石一土堆積而成的;再大的海,分解出來的,也是一滴一滴的水。
一件大事,千頭萬緒,由很多細節組成。若是有一個細節出錯了,可能會功虧一簣。
拿破侖說過:「想得好是聰明,計劃得好更聰明,做得好是最聰明又是最好。」
這句話,從拿破侖嘴里說出來,是有實際教訓的。
1812年秋天,他帶兵攻打沙俄。等到了沙俄,就已經是冬天了。
讓他驚訝的是,沙俄的冬天,比歐洲冷很多,滴水成冰。
道路結冰了,糧草不能及時運送到前線,士兵也分散了,不能馬上聚集到一處。
很多士兵被凍壞了。
更不可思議的是,拿破侖手下的士兵穿的大衣,用的是錫制紐扣,在極寒的情況下,碎裂了。
大衣不能扣起來,加劇了士兵的寒冷。
雄赳赳出發的幾十萬士兵,因為不能應對突發情況,不得不灰溜溜地撤退。
事情的細節,是環環相扣的,就像很長的項鏈,只要有一個「結」斷了,就會掉鏈子,項鏈也會貶值。
因而,聰明的人,在做大事的之前,會有大的格局,做出長遠的規劃。
事前需要準備充分,考慮到物資和經濟、人員上的補給。
事情需要按節奏開始,每一步都要保證有效,若有意外,還得停下來,修正一番。
事情需要圓滿完成,在完成一大半的時候,還得憋一口氣;全部完成了,就得檢查一番,避免漏洞。
針對一些重要的細節,還有應對的措施,能挽救,也能避開。
03
「狠」:破事,別理會,要狠心離開。
總有一些事情,會搞砸,并且不能挽回;也有一些人,故意阻擾你,讓事情變得撲朔迷離。
千萬別在破事上糾纏太久,你要抽身而退。
不管這件事有多大的利益,還是讓你多憤怒,都不要去管了。狠心逼迫自己離開,才是最好的安排。
離開,不是放任,而是「拐彎」。
有一位女孩,去理發店理發,店主變著花樣,讓女孩燙頭髮,來一套全新的服務。當然,價格也不菲。
女孩很煩躁,但是看著店里有好幾位年輕男人,擔心自己氣洶洶地離開,會惹怒他們。
忽然,女孩冒出一句:「我下個禮拜去做化療,頭髮再好,也沒有用了。」
理發店里,頓時就安靜了。
總有一些人,你斗不過他們,又讓你很生氣。人多的時候,你還感覺是進入了「魔窟」,講道理、溝通,都是沒有用的。只要一狠心,對方就會對你忌憚三分。
電視劇《潛伏》里的一句台詞:「有一種失敗叫占領,有一種成功叫撤退。」
從破事的局面里退出了,你就能有全新的開始,去看一看另一邊的風景。
愛錯了人、被人惡語中傷、遭遇了失業、被欺騙......都沒有關系,只是人生路上的一個插曲而已,真的不是片尾曲。
04
下一秒會發生什麼,我們無從得知,但是可以知道的是,辦法總比困難多。
巴爾扎克說過:「世界上的事情永遠不是絕對的,結果完全因人而異。」
把握好自己,不斷提升自己,至于事情什麼時候來,什麼時候會完結,就不太可怕了。
穩住自己,別著急,你也會靈光一閃。
精準推進,看大局,你總能把握結局。
狠心拐彎,不糾纏,你還能繼續前行。
那些人生贏家,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不過是經歷的事情,多了那麼一點點而已。
愿你,愿我,辦大事,做好事,抓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