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六十而耳順,是指人到六十歲,可以聽得下去不順自己心的意見,哪怕是攻擊自己的言論。
這句話中蘊含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就是六十歲之后,要更加的豁達,有胸懷,不去強求,接受或者說淡然的看待自己那些過去所不能接受的。
孔子是大學問家,總結出來的道理有一定的哲學高度,而過去的老百姓雖然沒那麼深的學識,但卻不缺乏智慧,也總結出了一句道理相似,但語言更為質樸的話,并且變成了俗語流傳下來,那就是「人過六十,四不想」,改變不了的東西,盡可能的淡然,不去強求的接受其存在。那麼,這句俗語中的「四不想」,指的是什麼呢?
一不想:不想壽命、年齡
隨年齡的增長,身體素質變差,疾病變多,對壽命這一概念會逐漸的清晰起來。人人都想長壽,尤其是對于老年人來說。但是越想往往會越痛苦。比如說,中國有句俗語,「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假如對年齡和壽命很關注的話,到了這兩個年紀就會有些緊張。但這句話其實是講孔孟的,并非真的是指這兩個歲數是壽命坎。
咱們中國的文化中,對老人過壽這件事并不推崇,其實這里面蘊藏著一種讓老人忘記年齡,或者說不要那麼在意年齡增長智慧。
二不想:不想過去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一個人衰老的標志就是動不動就懷念過去,陷入對過去的回憶中,或懊惱或沉浸,腦海總是浮現過去的事。想到過去,無論是想到過去好的事情還是壞的事情,因為事情已經過去了,時光已經流逝了,想完事情后總是會難以避免的有一點悲傷的感覺。
為什麼會老想過去的事情呢?對目前現在的生活不夠滿意,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是一個相對比較重要的原因。人老了之后對情感的需求是很大的,但是我們的文化對人的情感需求,尤其是老年人的情感需求是比較忽視的。這是很無奈的事情,社會的整體觀念也很難在短時間內轉變起來,所以還是要我們老人自己先自己調整過來心態,在當下的生活中找到一些能夠讓自己快樂的事情,比如培養一個愛好,讓自己不沉溺在過去。
三不想:不想子女
60歲的張大爺,就一個兒子,但是關系很不好。張大爺也很委屈,明明自己的一顆心全都給他了,明明他很多事情做的就不對,但自己一告訴他,他就不耐煩。兒子一表現出不耐煩,自己的火氣立馬就上來了,兩個人就會吵架,不歡而散。雖然每次過兩天就自然和好了,但他還是很郁悶。
相信張大爺的困境在很多老人身上也出現過,就是和子女的關系問題。老人活得久,見多識廣,對于年輕人可能會踩的一些坑早已經踩過了,看到年輕人可能會犯自己過去犯過的錯肯定會想著指導一下。但還是要記住,子女也要走自己的路,有些小錯,該犯就讓他犯,犯錯才知道老人話的正確。紀伯倫有首詩寫的很好: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于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借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并不屬于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于明天,屬于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像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后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60歲以上的老人,孩子大多也都30以上了,不是孩子了。但父母很容易覺得自己的孩子永遠是孩子。孩子總歸是要過自己的生活的,可以關心,但不能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
四不想:不想橫財
針對老年人的詐騙方式層出不窮,保健品和金融這兩款是重災區。社會發展速度太快,騙子的騙術進展也很快。如何防止被騙呢?答案也很簡單,就是不去想發橫財。真正可以發橫財的機會,別人不可能輕易的向外透露。
六十而耳順和六十歲后的四不想,其實還都包含了一種態度,六十歲后要養心,把視角從對外界的關注,轉向到對自己內心的關注,過好自己的生活,這才是一種智慧。那六十后怎麼養心呢?
答曰:丟掉恐懼
「怕」生病,就容易陷入對藥物的沉迷、對保健品的沉迷中。
「怕」沒錢,就容易被騙。
「怕」無法長壽,就會容易陷入一些養生陷阱。
「怕」子女不成器,就容易搞壞孩子和自己的關系。
六十后歲,要淡泊一些。有些事情確實沒辦法強求,而且有時候往往你害怕的東西,并不會真的發生,但你因為害怕而盲目采取一些措施去避免你所害怕的事情發生后,往往會怕什麼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