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啃老族,人人恨之入骨。
可是,認真琢磨一下,啃老的孩子,多半來源于兩個途徑:父母的培養,子女的惰性。
當父母還在工作的時候,孩子正在成長、讀書,就算已經成婚了,也是人生處于起步的階段,還沒有真正擺脫對父母的依賴。
父母退休了,孩子應該有二三十歲了吧。若孩子仍舊在家里閑著,什麼都指望父母,啃老的問題,就冒出來了。
與其火冒三丈地責備孩子,不如靜下來想一想,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啃老」。
認真觀察一番,就會明白,有「啃老族」的家庭,有以下幾個習慣,需要及時丟掉。
01
第一,「心軟」的父母,養不出自立的孩子。
很多父母,面對調皮搗蛋的孩子,舍不得打,舍不得罵,就是外人說幾句,還會護著。
父母反復對外人強調:「他還是一個孩子。」
當然,這樣的習慣,我們可以理解為「愛子之心,人皆有之」。
明代軍事家王守仁,五歲還不會說話,因此被家人倍加憐愛。
父親為了滿足王守仁要看山水的愿望,還把把家庭從余姚,搬到了紹興。
母親鄭氏則不然,對王守仁管教嚴格。
有一段時間,王守仁總是找人下象棋,把書本都丟下了。
鄭氏情急之下,把象棋丟進了河里,責備「玩物喪志」。
王守仁也識趣,寫詩一首:「象棋在手樂悠悠,苦被嚴親一旦丟。兵卒墜河皆不救, 將軍溺水一齊休。」
王守仁十三歲時,鄭氏去世,對他的打擊很大,但更加堅定了人生理想。
當父母說,「他是個孩子」的時候,其實是在培養子女「有恃無恐」的習慣。久而久之,孩子就認為,自己從未長大,一直可以放肆。
等孩子二三十歲了,還一事無成,想要改變,也是難上加難。畢竟,「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02
第二,「錢養」的孩子,學不會當家。
有這樣一句話:「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是小問題,若非如此,是因為錢不夠多。」
但是在這句話的背后,我們更要明白,錢多錢少,都要靠勞動去賺,而不是伸手去要。
父母花錢給兒女「了難」,這明顯是錯誤的。
有一段時間,人們關注日本的一個啃老族——前田良久。
他已經六十多歲了,但是從來沒有出去工作。
日常生活開銷,都靠父母的遺產。
更可惡的是,他吃吃喝喝之后,連垃圾也不會丟。
他說:「父親活著的時候一直是他處理垃圾,20年前他去世了,我再沒打掃過。」
再深入了解一下,他的父親是高級工程師,家庭有別墅。
母親也鼓勵過他去工作,當了餐廳服務員,但是他早已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很快就躲回了家。
「真的太可恥了,居然一輩子不去做事」,這是正常人的聲音,可是反觀自己的家庭,是不是也有類似的情況呢?
司馬光說過:「留財于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留書于子孫,子孫未必能讀。」
有多少家庭,能領悟司馬光的話,但是做不到。
總想著,要留多一些錢,讓子孫后代不受窮。要他們一出校門,就有房子和車子,就能夠繼承祖輩的基業。
直到父母很老了,發現自己無法賺到更多的錢,靠一點養老金養活,而孩子卻無所事事,把之前的家業已經敗光了。這時候,父母很著急了。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
早一點讓孩子承擔起家庭的責任,這是父母應該做的事情。
一個家庭真正的富有,是孩子能賺錢,而不是家庭有存款。搞反了,那就是滋養了「懶惰」的習慣。
03
第三,「不放手」的父母,正在培養家庭的巨嬰。
把孩子放在手里,就像一只鳥在籠子里一樣。
手用力一抓,怕鳥兒窒息,放開了,怕鳥兒飛走,會從天上摔下來。
當孩子長大之后,父母認為,還是在家門口做事比較好。這樣的話,一家人可以互相照顧,萬一孩子有什麼事情,父母還能幫忙。
孩子陪伴父母,然后因為收入不高,向父母索要「買房子的首付、買車的錢」,甚至旅游、車輛加油的錢,都要父母承擔。
「好男兒志在四方,好女子不讓須眉」,這就是一個家庭應有的習慣。
哪怕你的孩子去外地打工,也是一種謀生的手段。吃過成年人應該吃的苦,才會真正成長起來。
孩子有了家庭的認知,比父母強調「一定要反哺」,好一萬倍。
從現實的角度來說,父母有退休金,那麼孩子能獨立生活,在外頭平平安安的,就是最好的孝順。
陪伴的形式有很多,除了在一起吃飯,還有隔三差五的聯系,互相鼓勵,守望相助等。
太操心的父母,把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妥妥帖帖,其實是啃老的前奏。
04
啃老,不僅是父母的悲哀,也是子女的悲哀。
說白了,家有啃老族,是兩代人的互動出了問題,而不是孩子變壞了。
牢牢抓住孩子不放手,無條件愛護孩子,允許孩子犯一切錯誤......這是父母的愛,很偉大,也很揪心。
古人云:「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若想孩子不啃老,不要等退休之后,再去懊悔,而是在中年時,就鞭策孩子,讓孩子奔赴自己的人生。
「巨嬰」的出現,其實是家庭習慣的養成,不得不深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