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最大的不幸,莫過于兜里面的存款不夠,還面臨逐漸失業的風險。
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船破又遇打頭風」就是這個道理。人,只要一倒霉,就會遇到諸多的不幸,麻煩和厄運也會來到我們的身邊。
面對這些不幸,普通人該如何是好呢?最好的做法,便是及時留下9條退路,讓自己暫時穩定下來。
失業年輕人的活路。
一、多探索不同的副業。
這年頭,其實很矛盾,也復雜。首先,你會發現可以做的副業一大堆。其次,你想找一個主業,卻又找不到,或者競爭不過別人。
試想,大企業的一個崗位,就能引來至少300人的競爭,不就注定有299人終究要失敗嗎?既然主業成功的幾率太低,那就另謀出路。
根據個人的優勢和長處,去探索一個自己可以做的副業,走出一條通向光明的道路。要知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二、別糾結于結婚生子。
如今,畢業就失業,或者工資不高的年輕人,基本很難靠自己的努力,去買到一套房子,從而順利地結婚生子。
既然做不到這件事,那就不要糾結,暫時選擇放棄。因為你結不起,那你就算再糾結,也毫無意義。
與其為了做不到的事兒而內耗,不如想想自己可以做什麼,找到適合自己的努力方向。
三、趁年輕,考公考編,或留學。
對于年輕人而言,由于他們擁有年齡的優勢,記憶力還行,那走投無路的他們,最好去卷一卷有編制的單位。
有人會說,卷不贏怎麼辦?卷不贏也沒辦法。家庭沒有任何的資產,那你就繼續卷。而你的家庭有一定的資產,那你就可以出國留學。
生活就是如此,逼著所有人都往前走。要麼熬下去,試一試能不能鯉魚躍龍門,要麼到外面996,領最低的工資,干最苦的活。
失業中年人的活路。
四、少抽煙少喝酒少熬夜。
人到中年,到底什麼最重要呢?毫無疑問,個人的身體健康最重要。
有健康的身體,那日常生活所花的錢,也不會多到哪里去。而沒有健康的身體,那你所賺的錢,也許還不夠給醫藥費。
從今天開始,做個少抽煙少喝酒少熬夜的人。因為在未來幾年,那些身體健康的人,才是贏家。
五、少參與到無效的雞娃內卷當中。
年輕人還未結婚生子,所以他們可以選擇不走這條路。但是,中年人已然結婚生子,那他們就只能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
當下,對于養娃,不少人都堅持「雞娃」的觀點。很遺憾地說,給你灌輸雞娃觀點的,多半是補習機構的人。他們的目的,只是想賺你的錢罷了。
人人都雞娃,等于人人都不雞娃,內卷到最后,那是毫無意義的。如此,不如順其自然,讓自己和孩子都好過點。
六、要麼開源,要麼節流。
有一個詞,叫做「開源節流」。
開源,就是找到更多賺錢的渠道。而節流,就是堅持量入為出的消費態度。如果能夠同時做到這兩點,那你會過得很安穩。
但是,自古無兩全之事,那我們就二選一。有能力的,就去開源。而沒能力的,就節約點過日子。
失業中老年人的活路。
七、別負債,別掏空錢包。
當下,有一種名為「掏空六個錢包買房」的理念。當然,我們不好評價這種理念。但是,普通人最好不要負債。
試想,你掏空了家底,還貸了幾十上百萬,如果家中有人生病了,而你一分錢都掏不出來,那生病的親人,不就悲劇了嗎?
一切不幸,都從貸款開始。別再加杠桿了,做個輕裝前行的人,那日子會更好過。
八、守好一畝三分地,別想太多。
現代的中低產人士有個特點,吃著白菜的命,操著精英們的心。這種總愛「胡思亂想」的行為,其實害慘了很多人。
你是精英,那你就達則兼濟天下。而你不是精英,只是一個普通人,那你做好自己的本分,守好一畝三分地就行了,何必操那麼多心呢?
別唱那麼多的高調,別想那麼多離自己太遠的事兒。平平淡淡做人,本本分分生活,就足夠了。
九、心態安然,茍到最后。
可以肯定的是,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體力勞動崗位會被大量替代,就會導致干苦力活的工人,逐漸失業。
在困境當中,我們所面臨的最大的問題,不是沒錢,而是心態逐漸崩潰。缺乏好心態的人,就如同沒有了生機的老樹,再無看到春天的可能。
未來幾年,拼的既是錢財資產,同時也是心態。選擇茍下去,蜷縮著前行,也許最后的贏家,便是這些有好心態的人。要知道,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