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任「老年化」的問題,我們早已知曉,要如何應對,心里卻沒有底。
老年化生物學專家埃里克·布朗熱在接受《費加羅報》采訪的時候指出,老年化不是一種疾病,未來還會有更多的百歲老人。
在壽命增長的同時,人的健康人均壽命也要重視,
他說:「我們明明都知道,但我們卻任其發展。」
當我們過了五十歲之后,都知道要「安度晚年」,可是很多人卻放任了自己。到了六十歲,還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
我們常常說:「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你不去播種,怎麼會有收獲呢?
讓一個人覺醒的,不是道理,而是「南墻」。
因而,我們只有七十歲的時候,干不動了,身體也下坡了,對「晚年苦不苦,就看五十五」這句俗語,就特別有感觸了。
01
五十五歲,新的人生開始了。
從生命的角度來看,五十五歲,就從中年步入老年了。
不管你是否承認,都會面臨以下幾個重要的拐點。
家庭轉變,退出「主角」。
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自己是家庭的頂梁柱。孩子年幼,你一定要照顧好,生活再苦再累,也不能把壓力傳遞下去。
但是你五十五歲的時候,孩子多半已經成年了,甚至已經結婚了。你再堅持做大家長,顯然是不合適的。
在孩子面前,你得把家長的位置交出去,以爺爺奶奶自居。
若是你的父母還健在,你的全身心去照顧。此時的父母,已經很老了。
人脈取舍,做好「減法」。
一路走來,我們結交了很多人,同學同事、朋友客戶等,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圈子。
但是你的年紀大了,可用價值不高,因此很多人會疏遠你。
不去吃吃喝喝,不和一大群人聚會,這是你應有的自覺。還使勁去找人脈的人,很容易被人冷落,自討沒趣。
離開職場,不再「打拼」。
你退休了嗎?你一輩子都不能退休嗎?
任何一種狀態下,都預示著你不再是「職場主力軍」。除了特殊人才,七八十歲還是香餑餑,其他的人,都會到天花板,然后跌落下來。
就算你希望持續性工作,也很難有合適的崗位。
男人的職場盡頭,是保安;女人的職場盡頭,是保潔。這些工作,你喜歡嗎?不一定。
六十歲之后,還要辛辛苦苦賺錢,才能養活自己,人生就更難了。撿垃圾,也要身體好才行。
心態調整,接受「現實」。
面對人生的轉變,你的心態能承受嗎?
人生無常,很多人在五十幾歲就離開了,再也看不到了。父母也會先走一步,讓人痛苦不已。
社會要淘汰一個人,連招呼都不會打一個。唯有放寬心,才能坦然,沒有失落感。
02
五十五歲,需要賺「養老本」。
面對全新的人生,我們需要積極謀劃。
對于沒有謀劃好的人,時間的流逝,會讓他「措手不及」。
我的一個表舅,今年七十二歲。
他年輕的時候,在城里一個加工廠打工。
老闆問他:「要不要買養老保險?」
他回答:「不買。」
因為買養老保險,需要從他的工資里,扣一百多塊錢。如果不買,錢就直接放口袋里。
表舅還固執地認為,自己身體好,六十多歲,還能打工;自己也有一些積蓄;在農村,八十多歲的人,還能種地、割草。
一晃,表舅就老了,還大病一場,花了兩萬多。
存款不見了,也沒有退休。表舅每個月,領著農村老人應有的退休金,一個月一百多。他開啟了抱怨模式:「為什麼城里的老人,一個月好幾千;種地的人,一個月一百多?這是什麼世道啊?」
稍微動一動腦筋,就知道,繳納了養老保險,才能退休。不管是從事任何一個行業,都有資格,并且都一樣。
養老金的多少,和繳納年限、數額有直接聯系。
人到中年,對于養老的本錢,「一毛不拔」,憑什麼在老年的時候,能坐享其成,這是沒有的事情。
五十五歲,是很多女人退休的年齡,還是很多男人退居二線的開始。
想要晚年幸福,在物質方面起碼要準備四樣:醫療保險、存款、退休金、房子。
除了物質這個硬性條件,還要一些軟措施。
其一,好家風,促成兒女孝順。
我們五十多歲的時候,能全身心照顧好父母,那麼我們的兒女,也會被感染;我們多做善事,兒女也會學好;我們幫兒女帶孫,兒女也會輕松賺錢。
其二,身體健康,帶來人生歡樂。
鍛煉身體,要趁早。等七十歲開始,肯定太晚了,很多人都已經要拄拐,坐輪椅了。
身體好的老人,自己舒服,也不會拖累兒女,還能經常做團圓飯,一舉多得。
其三,夫妻相伴,老了就不會孤單。
老年的狀態,和五十五歲之前的狀態,形成人生的因果關系。
上半生拼命,下半生惜命;上半生存儲,下半生開銷。
03
晚年要過得好,遠離痛苦,需要準備的東西,很多很細,并且缺一不可。
要記住,時間是改變一切的良藥。
把人生比喻成拋物線,那麼五十多歲,就在最高處。因而,我們會覺得很輕松,尤其是手里有存款和房子的時候。
接下來,我們要順著時間去過日子了,別掉以輕心。
雖然生活每天都是現場直播,但是我們可以排出節目預告,別臨時抱佛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