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這輩子的福氣和禍患,都隱藏在「身體」當中。
身體,只是我們生活于紅塵俗世的臭皮囊,為什麼還會蘊含福禍呢?因為身體的一舉一動,都會種下「因」,最后讓人得到「果」。
在這個世界,有因就有果,有果就有因。這,既是人生的必然,更是一種邏輯關系。沒有因果,怎麼可能會有如此巧妙的人生安排呢?
談到「身藏福禍」,其實很多人都理解錯了,覺得福禍是別人造成的,殊不知是自己造成的。所謂「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就是這個道理。
就像人之性格,如果我們性格浮夸,做事不夠認真,那成功的機率就會大大減小。這,并不是老天的問題,而是人們自己的問題。
每一個年齡段,都有我們所需要關注的重點。這三個地方蘊藏福禍,要慎之又慎。
02
幼年看眼:眼中藏著性格、心境和品德。
在江湖當中打拼的每一個人,都深知這麼一個道理,眼睛是「洞悉人心」的一扇窗戶。
看一個人的眼睛,基本就能看出他的性格、心境以及品德。哪怕這個人有沒有城府,都能從眼睛當中體現出來。因為眼睛是五官當中,最真實的存在。
要想知道一個小孩子的命,到底好不好,我們看他的眼睛就清楚了。
眼睛充滿活力,且特別堅定的小孩子,多半有著不錯的膽氣,做起事來不會畏手畏腳,也不會懼怕什麼。這些人,都是創業打拼的好手。
眼睛閃閃躲躲,且不敢跟人對視的小孩子,性格都比較內向,不適合做社交性太強的工作。因為眼睛的躲閃,證明他們膽量不夠,難以獨當一面,差了一點。
眼睛左顧右盼,且顯露賊光的小孩子,性情一般都比較頑劣,不好控制。長大后,如果走了歪路,就容易成為小人和奸人。當然,這也跟他們的選擇有關。
性格之所以顯露在眼睛當中,是因為眼睛的神態,無法偽裝;心境之所以出現在眼睛當中,是因為眼睛是溝通心靈的橋梁。幼年看「眼」,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03
壯年看嘴: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體現了人之心性。
壯年之人最需要磨礪的,就是「心性」。是桀驁不馴,還是膽小怕事,亦或是糊里糊涂,都跟人之心性,修煉到了哪個程度有關。
而跟心性有直接關聯的,便是「嘴巴」。嘴巴,在人們的心中,作用只有一個,那就是「說話」。這說話,其實是有技巧和藝術的,沒有我們想得那麼簡單。
說話有三種方式。
一、說話婉轉,擅長打太極,且不得罪人的人,腦子很靈光,知道見風使舵。跟這些人交往,無論我們說什麼,做什麼,他們都能把話「圓」回來,特別厲害。
二、沉默不語,少說話,多做事的人,內心特別通透,人也比較沉穩,多了低調,而少了高調,特別可靠。與之相處,我們會感覺到無聊,但一定不會惹事。
三、說話太多,喜歡炫耀,不懂得收斂的人,心性過分天真,沒有見識過人心險惡,太過于稚嫩。像這種人,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還需要磨礪。
三種說話的方式,便象征了三種不同的人生。這,就是「說話」對于人生走向的影響。
04
老年看腿:走姿穩不穩,決定了余生順不順。
人到晚年,身體好不好,日子過得幸不幸福,到底要看什麼地方呢?毫無疑問,要看腿。
談到「腿」,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雙腿會走路。其實,這「路」分為兩個方面,既有當下所走的街道馬路,也有看不見的人生之路。
老人走路比較「穩」,下盤不會晃來晃去,說明他們的身體很不錯,「中氣」也比較足。這「中氣」只要充足了,那他的健康,就不會差到哪里去。
老人走路比較「晃」,越走越不穩,證明他們的身體有問題,不是健康上的問題,就是心理上的問題。反正,如此下去,人生終究是不長久的。
老人走路比較「快」,健步如飛,那他們就是曹操所寫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老馬。雖然沒有年輕人的活力,但一定也不輸給年輕人。
至于慢,其實問題不大,只要他走得穩,氣息很足,那他也有著長久之相。
老年人要看的,就是健康。而健康,就體現在走姿上。這,是一環扣一環的。
05
寫到最后
幼年看眼,是因為眼睛和內心相通,直接反映了人之真實的一面。
中年看嘴,是因為人之性情,會影響說話的藝術和水平。老年看腿,是因為走姿反映了健康的程度。
其實, 不同的身體部位,都有不同的作用。對于普通人而言,利用好每一種先天或者后天的能力,再進行不斷地打磨,人生將會逐漸蛻變。
當然,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命好不好,皆有定數。我們只需做好自己,其余的靜待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