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清代作家李漁說過:「老兄老兄,人情留一線,日后好相見。」
與人打交道的時候,不能咄咄逼人,要考慮到將來還要見面,甚至要合作的情況。有的人,轉一個圈,就再次見面了。
作為兄弟姐妹,當父母過世后,就是最難得的親人了。應該好好珍惜,不管多大年紀,都要學會包容,要互幫互助。
可是,你要知道,任何一種情感,都是「雙向奔赴」的,不是你對他好,他就會對你一心一意。人心隔肚皮,誰都不知道,對方的心里,到底想出什麼主意,有什麼格局。
因而,建議六十歲之后的老人,不管兄弟姐妹關系多好,也要學會留一手。這不是小心眼,而是保持應有的社交距離。
02
第一,在言語方面留一手,別說已故父母給了什麼好處,避免攀比、翻舊賬。
父母偏心,自古以來就有。就算是有權有勢的大家庭,也沒有辦法讓所有的兒女都滿意。
春秋時,君王鄭武公,生了兩個兒子,鄭莊公、共叔段。他臨終時,把君位傳給了鄭莊公,導致共叔段很不開心。
鄭國的母后武姜心疼共叔段,就多次向鄭莊公提出要求,一會兒要封地,一會兒要錢、武器等。
最后,共叔段在鄭國有了「半壁江山」,鄭莊公無奈之下,只能把共叔段鎮壓下去。還對武姜放狠話:「不及黃泉,無相見也。」
很明顯,鄭武公偏心鄭莊公,武姜偏心共叔段,導致家庭鬧得雞犬不寧。但是作為兒女,似乎是無可奈何的。
當你六十歲的時候,父母多半已經過世了,就是父母還健在,也八九十歲了,進入了「無能為力」的階段,就是父母還有財產,也所剩無幾了。
如果你是一個口無遮攔的人,和兄弟姐妹相處時,開口就說「曾經得了好處」,恐怕馬上會引起矛盾。
我的四舅舅過生日,阿姨在宴席上說:「看你手上的戒指,應該是媽媽給的吧。」
四舅舅說:「一個戒指算什麼,媽媽曾經給了我兩個大玉佩。」
一句話,驚呆四座。阿姨臉色很難看,因為她從父母手里,一樣值錢的東西也沒有得到。接著,小舅舅也發火了,認為四舅舅缺德,騙走了父母的財產。
以前的老話,誰說得清呢?父母已經走了,死無對證,就是偏心了,又能怎樣?
做人,既往不咎。不要總是拿父母的財產說事情。
在言語方面留一手,不提過去的恩怨,不談祖輩的財富分配,最不應該揭露自己「得了好處」。
人比人,氣死人。如果手足對比,到底是手好,還是腳好呢?沒有比較的機會,大家都好。
03
第二,在金錢方面留一手,別隨口答應借錢給兄弟姐妹,要尊重兒女的意見。
天涯社區上,網友「匯海」說,她在面臨生孩子的情況下,婆婆找到她,要借一筆錢。
原來,婆婆不差錢,是替娘家的侄女借錢。這些年,侄女到處混日子,還去緬甸賭玉,欠了不少錢。
侄女還找了一個不務正業的老公,連續生了兩個兒子,家里苦得如黃連一樣。可是,他們不知悔改,還死皮賴臉地找親戚借錢,要在農村建新房子,一開口就是好幾萬。
顯然,網友是不太樂意借錢的。可是,婆婆滿口答應了侄女,事情也經過了婆婆的娘家弟弟的商議。
網友說:「媽,你也不想一想,你和爸爸在我家吃喝,就夠嗆了。哪有什麼錢,能夠外借呢?就是要借錢,也不是時候啊。」
是吧,婆婆在兒媳面前,碰了一鼻子灰。如果婆婆事前和兒女、兒媳商議,就不會這樣了。
不管老人自己手里有錢,還是兒女髮了大財,都不要輕易答應借錢給兄弟姐妹,因為老人以后的生活,多半需要兒女們管,錢財就是兒女眼里的「大事」。
培根說過:「家庭生活一旦以借債為基礎,就不再自由而美好了。」
借債過日子的家庭,處于窮困之中;借債給兄弟姐妹的家庭,本是一片好心,但常常擔心沒有人來還錢。
說句最難聽的話,萬一年邁的兄弟姐妹過世了,欠下的債,晚輩又不認賬,就是大麻煩了。尤其是私下里借的錢,兩張嘴,說一萬句,也沒有人相信。
談到借錢,老人應該馬上「留一手」,別問借多少,不說「好的」,要把問題回旋到兒女的身上去,看他們的意見。
就是一家人都答應了借錢,也要考慮「借錢的數量」,起碼不能因為借錢,影響到自己家的生活水平,事業發展。
04
第三,在情感方面留一手,別隨意讓兄弟姐妹的晚輩住在自己家,享受清凈生活。
當你六十歲時,多半已經退休了,空余的時間也很多。
如果你的孫子孫女還小,就可以多帶一帶他們。如果他們上學了,你就不要管了,生活就非常閑。
但是你的兄弟姐妹不一定和你一樣,他們的兒女也許還小,正在上學;他們的孫輩,也需要多加關注。因此,他們很可能把管教晚輩的事情,交給你。
我的姑姑,在縣里的高中對面的小區居住。小叔叔的兒子考上了高中,招呼也沒有打一個,就提著行李,搬到了姑姑家居住。
姑姑沒有拒絕,畢竟,讀書是一件大事,高中這三年,很關鍵。能夠給晚輩一些便利,也是應該的。
令人驚訝的是,小叔叔沒有打算給生活費。小姑姑因為這件事,很不愉快。小姑爺也頗有微詞。
當你六十歲之后,如果重情重義,那麼親戚的圈子就會很大。因此你要想辦法縮小圈子,分清「親疏」,對于隔代的關系,要慎重考慮。
如果兄弟姐妹的晚輩要請你幫忙,不要滿口答應,起碼要有原則,適當拒絕。尤其是一些小孩子,要是整天在你身邊鬧騰,估計日子過得夠嗆,你還不能責罵、責怪。
05
《詩經》里寫道:「死喪之威,兄弟孔懷。」
當人生的終點越來越靠近的時候,兄弟姐妹就會越來越思念;生老病死的時候,兄弟姐妹的痛哭流淚。這是古人給我們的道理。
現實卻告訴我們,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有思念,要是幾大家人,攪合在一起,會烏煙瘴氣。
留一手,是社交的距離,也是矛盾的緩沖帶。
但愿你我,既能珍惜手足情,又能維護手足情,把握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