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說:「父愛如山。」
父親在世人的心目中,就如大山一樣偉岸,隨時能夠依靠。
可是現實生活卻給我們狠狠一擊,牢獄里也有父親,缺德的父親也不少,養不活兒女的父親,比比皆是。
最可怕的是,有的父親,本事很小,脾氣不小,讓家庭烏煙瘴氣,反而是母親,獨自撐起了一個家庭。
孔子說:「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
可見,子女有沒有出息,就看父親的層次。
01
父親「心窮」,子女貧窮。
俗話說:「人窮,窮一時;心窮,窮一生。」
很多在工地挑土的父親,不斷鼓勵孩子讀書,培養了大學畢業的兒女,從而徹底改變了家庭面貌。
也有一些父親,身體有殘障,但是心靈很健康,能夠引導孩子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去理想的城市謀生。
心窮的父親,就不一樣了。他們只懂得抱怨,哭窮,指責社會,隨時記住別人的「不好」。雖然自己的地位不低,財富也不少,可是前途卻很渺茫,內心是陰暗的。
宋朝時,有一個畫家黃筌。
他帶著兩個兒子黃居寶、黃居實,都到翰林院做事,以繪畫為生。
有一天,喜歡繪畫的徐熙,來到京城,希望能夠得到黃筌的推薦,謀一份差事。
徐熙還給了黃筌兩幅畫,作為水平測試。
黃筌看到徐熙的畫,馬上嫉妒起來,嚴詞拒絕。黃筌最擔心的,是徐熙搶走自己和兒子的風頭。
之后,徐熙更加刻苦訓練自己,學會了「沒骨畫」,名聲在外,也進入了翰林院。
若干年之后,我們再看黃筌一家人,兩個兒子的作品和黃筌類似,沒有很大的突破。兒子黃居寶,還沒有四十歲就意外過世了。
心窮的人,怨恨了別人,想辦法限制別人的發展,自己也會腹背受敵,也是有報應的。
嫉妒、仇恨、排擠、打壓等,都是在內心埋下「窮困」的種子,讓兒女的心眼變得很小,人生不夠大氣。
古人說:「大氣的人,才有大財。」內心裝滿了怨氣,財富就沒有地方存放了。父親要反思這個問題,努力增加心靈財富。
02
父親「窮困潦倒」,子女怨聲載道。
有的父親,不思進取,甚至從三十多歲就開始指望子女幫忙養老,開口就說:「以后看你們的啊。」
子女沒有學會賺錢的本事,卻承擔了贍養父母的壓力,人生能走多遠,答案很明顯。
作為父親,怎麼能夠不去賺錢呢?就是父親沒有健全的身體,也可以通過腦力勞動去賺錢。
現在,關于殘障人的崗位也不少,辦法總比困難多。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在小學教學上做了一個實驗,發現人的言行舉止,會下意識受到比人的暗示。
孩子對崇拜、喜歡、信任的人會接納很多的暗示。積極的暗示,是孩子追夢的開始。這就是「羅森塔爾效應」。
父親是子女的靠山,自然就變成了「標桿」。若是父親變得好吃懶做,子女讀書也沒有錢,要去創業,也沒有一點資本,肯定會責怪父親。
最可悲的是,子女走出校門,什麼事情都沒有做,就發現自己負擔了很多的債務——父親為子女讀書借貸、父親買房借貸,甚至是父親有賭債、創業失敗,也要子女償還。
貧窮會限制一個人的想象,更會限制一個人的前程。
看了一個故事。
女兒要結婚,父親索要彩禮二十萬。父親對女兒說:「多要一點錢,給你留起來,給你做嫁妝,風風光光過日子......」
當女兒結婚之后,發現嫁妝沒有幾樣,錢也進了父親的口袋。但是女兒的丈夫為了結婚,借了十幾萬,從今往后,女兒兩口子過負債累累的生活。
父親把女兒賣了,女兒還得幫忙數錢。這樣的套路,太無恥了。
礙于孝道,子女不得不贍養父母,但實際上變成了「道德綁架」。這是子女的痛苦,也是父親的悲劇。
03
父親「背叛家庭」,子女情感缺失。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建立和鞏固家庭的力量——是愛情,是父親和母親、父親和孩子、母親和孩子相互之間的忠誠的、純真的愛情。」
父母相愛,子女會感覺到溫暖,會建立良好的婚姻觀念,也會開心地走進婚姻。
可是有的父親,背叛了家庭,給子女樹立了壞的榜樣。
當子女看到母親獨自維系家庭的時候,會很痛苦,也對婚姻失去了信心。
失婚,真正傷害的,不是夫妻,而是孩子;背叛家庭、夫妻吵鬧不休,是一樣的道理。
北宋宰相呂蒙正在小時候,因為父親有妻有妾,并且妻妾不和,導致他和母親被父親趕出去了。
住在寒窯里,把腳放到熱灰里,堅持讀書;過年也沒有人過問,親戚也不愿意接濟,擔心呂蒙正還不起。
父母的感情,對子女的重要性,就一目了然了。
雖然子女長大后,很多觀念會改變,但是原生家庭帶來的觀念,是根深蒂固的。若是子女要徹底改變,過程也是漫長的,夾雜了很多痛苦。
和睦的家庭,是子女最好的出發點。父親是婚姻的主角,千萬別忘了。
04
從前,曾子和妻子去趕集,孩子哭著要跟去。
妻子說:「別哭了,等我們趕集回來,殺豬吃。」
過了半天,曾子趕集回家了,馬上殺豬,兌現承諾。
曾子的兒子長大后,繼承了父母優良品質。次子曾申成為了思想家、儒家圣賢。
俗語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想要子女混得好,父親就得活成一座山:賺錢、愛家、愛妻子、放大格局、引領正能量。哪怕混在社會底層,也要心懷星辰大海,做精神上的「高人」。
父親是一座燈塔,母親是塔里的一盞燈,子女是燈塔下的走路人,誰都別懈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