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到中年,萬事皆休。
年輕的時候,有父母管家,因此不覺得有多苦,還以為父母做得不到位。
輪到自己管家了,才明白,自己承擔了父母的角色,處處都不容易。
生活很難,因此我們難免會有怨氣,動不動就責怪家人不幫忙,抱怨社會太欺負人。有時候,也會吵架,鬧失婚。
蒙田在《隨筆集》里寫道:「語言只是一種工具,通過它我們的意愿和思想就能得到交流,它是我們靈魂的解釋者。」
不難發現,好好說話,是一輩子的必修課。
如果你的家人都提升了說話的能力,戒掉了以下幾種話,那麼家庭氛圍就會變好,從此出現「家和業興」的局面。
02
第一,不管事情多急躁,不說氣話。
看過一個民間故事。
三國時,諸葛亮和妻子黃月英,相敬如賓。
有一天,黃月英送給諸葛亮一把羽毛做的扇子,還問:「您知道為什麼嗎?」
諸葛亮說:「禮輕情意重啊。」
黃月英說:「你有一肚子的才華,但是你談到曹操、孫權的時候,眉頭緊鎖,憂心忡忡。用扇子遮擋一下,就不一樣了。」
言外之意,就是告訴諸葛亮,要隨機應變、沉著冷靜,不要喜形于色。
中年人,難免會遇到急躁的事情。雖然想冷靜下來,但是無法冷靜,還會發牢騷,說賭氣的話。也有人,一氣之下,就丟了工作。
做人,別沖動,沖動是魔鬼。
在外頭做事,慢慢來,效率會提高,笑臉相迎,人際關系會變好;在家里,說氣話,難題也會得到化解,溝通會更加順利。
帶氣的話,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反而會火上澆油,不可取。
03
第二,不管家庭收入多低,不嫌錢少。
常常聽到女人抱怨:「這輩子,嫁錯了人。他一個月的收入,才三四千,何日才能出頭啊。」
也有男人抱怨:「家里的女人,一分錢也不賺,還天天怪我賺錢太少。」
一個家庭,百分之八十的矛盾,和錢有關系,并且缺錢是常態。如何賺錢,也是令人頭痛的事情。誰都希望收入高一些,不希望自己的窮人。
我的父母,一輩子生活在農村。
母親靠養豬賺錢,父親靠種地賺錢。農閑的時候,父親去外村去做木工活。
每到年關,母親就會站在門口,看父親回來沒有。
父親回到家,第一時間匯報賺錢的情況。母親總是說:「接到了賬就好。」從來不會嫌棄錢少,不會說父親沒有本事。
在我的老家,有句俗語:「多不如少,少不如現。」也就是說,能夠結賬的事情,都是好事,就是錢少,也開心。
那些盲目追求高收入的家庭,風險更大。一旦投資失敗,就變成負債累累的家庭了,生活的苦,接踵而至。
04
第三,不管家人多差勁,不挖苦打擊。
在很多家庭里,父母常常責怪兒女學習不努力,成績不理想。
學歷很高的父親,對兒子說:「看吧,你真的不如我。想當初,我......」
父親放肆炫耀自己,兒子越來越沒有信心,還會認為,被父母笑話之后,就應該放棄了,或者躲在屋角里哭泣。
聰明的父母,一直鼓勵兒女,尋找兒女身上閃光點。
以此類推,夫妻之間,想要齊心協力,就別挖苦打擊,而是說一說對方的好處,想一想戀愛時候的誓言。
老人對晚輩,要寄有厚望,還要從精神上拉一把。看到收入少的兒女,不要搖頭,而是給他們熱愛勞動的樣子點贊;看到頑皮的孫輩,要學會包容。
任何一個人,都有「平地而起」的過程,很多人一輩子都平凡。家庭也是一樣。彼此挖苦,其實是「人踩人」的愚蠢行為。
聰明的人,甘愿做綠葉,把家人當成紅花。只要家人開心了,自己也能跟著享福。
05
第四,不管家庭矛盾多大,不談離家。
有的人,和家人吵架之后,一開口就說:「你不走,我走,好吧。」
一個家庭,因為有一個人離開,剩下的人就會焦躁不安,或者發動親戚朋友,到處去尋找。
「湖南公共」電視訊道上,播出了這樣一件事:2021年8月,在郴州區間車站,一個離家出走的女孩,引起了巡邏員警的注意。
原來,女孩喜歡打游戲,被父母沒收了手機,于是就匆匆忙忙離開家,以此來發泄不滿。
經過一番勸說,女孩回家了。
但是事情的背后,我們可以想象到,女孩的家人,有多麼擔心。
有這樣一個觀點:挽救一個孩子,就是挽救一個家庭。
事實上,一個家庭里,一個都不能少。因此離家的想法,是非常不理智的,不僅讓自己變成了落魄的人,也讓家庭變得四分五裂,走向衰敗。
矛盾多大,也不要說離家的話,更不能做出離家的舉動。只要家人在一起,矛盾總是有辦法解決。
06
《論語》里寫道:「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
言語的作用,不可忽視。一句靠譜的話,只要大家遵照執行了,就能興旺發達;一句悲觀的話,能讓所有的人,都失去信念。
中年人,要當好頂梁柱,要把握自己在家里的位置。根據不同的情況,說不同的話,并且引導家人,都跟你一起學習說話。
林語堂說過:「說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我們天天都在說話,并且不見得我們是會說話的。我們說了一輩子的話,試問有幾句話是說得特別好的?」
隨時注意說話的語氣、態度、尺度,讓家庭保持和睦的氛圍,不管家里有沒有錢,興旺的征兆就體現出來了。
一家人,勁往一處使,心往一處想,哪有不成功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