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和朋友討論過一個話題:兒女的出息,和父母的關系太大了。
有朋友說:「村里有一對夫妻,男人混日子,還好賭,女人到處打工,沒幾天在家。但是他們的兒女,卻考上了大學。」
還有朋友說:「斗大的字,不認識一個的父親,居然培養了兩個研究生。」
我想,不管怎樣看,朋友口里的家庭,是有福氣的。兩代人,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誰都不干預誰。
哲學家培根,說了一個耐人尋味的話:「一個人的愚蠢是另一個人的福氣。」
或許,父輩的愚蠢,襯托了兒女的聰明。也或許是,父輩是大智若愚,讓兒女有了自由拼搏的空間。
總結了一番,得出一個道理:一個家庭最好的福氣,是父母情緒松弛,兒女「無依無靠」。
01
父母情緒松弛,兒女成長自由。
在一次心理課程上,聽到了兩種追求幸福人生的方法。
第一種,溺水型。
孩子從小就被父母要求,憋一口氣,往前沖。上小學時,沖刺到第一名;國中開始,瞄準重點高中沖刺。一路過關斬將,抵達了大學,就好了。
沒啥,我們這一口氣,一直到大學為之。
可是上了大學之后,孩子就迅速松懈下來了。父母也心安理得地享受著「教育的成就」。父母常常說:「看啊,我家孩子,名校在讀呢。」
可是,孩子大學畢業之后,應該干嘛呢?父母沒有想過,或者想不太清楚,然后來一句「隨他呢」。
孩子走出校門,發現自己還得憋一口氣,去應聘工作。走進職場,有得憋一口氣,去賺錢,要謀取一個更高的位置。
憋了很久,孩子也是中年人了,父母也很老了。似乎還沒有辦法「舒一口氣」。
父母一直傳遞一個信號——緊張起來,努力起來。導致孩子一直感覺,自己是水里的魚,但是無法如魚得水,而是憋氣前行,太難受了。
第二種,郊游型。
帶著孩子去旅行吧。車窗外,風光旖旎,有高樓,有大樹,有雪山。
孩子愉快地和父母聊天,和周圍的人打招呼。從此性格開朗,對于學習的成績,反而不太關注了。
游玩之中,孩子就長大了,同樣走出了校門。找工作,高低都行。工作之后,對收入的要求,也不太高。如果不要為房子的事情發愁,估計一輩子都不要憋氣了。
父母愿意如何教育孩子呢?多半會選擇第一種,或者在踐行第一種,沒得選。
其實,選擇第二種,也不見得孩子就沒有出息,上不了大學。
人的情緒,就像橡皮筋一樣,拉得越緊,就拉力越大。稍不注意,橡皮筋忽然松開或者斷裂,會彈回來,很痛。
明代思想家袁了凡,小時候被父母安排學醫,但是他聽了孔先生的話,決定學文,考取功名。母親李氏說:「那就聽孔先生的意見吧。」
南宋高僧濟公,很小的時候,就抓住佛祖不放。父母沒有反對,反而給他取名李修緣。當他不喜歡打坐,喜歡呼朋引伴時,也得到了包容。
父母放松一些,兒女成長的空間就大了,目標也能自己去找。
02
兒女「無依無靠」,人生咬牙前行。
《昆蟲記》里有這樣的片段。
父親忙碌著,房子里堆滿了食物,足夠孩子們生活很久了。之后,父親會離開,去別的地方安家。
「它對這個家庭應做的工作,應盡的職責也就全部結束了,盡到了一個丈夫應盡的職責,就此結束了對這個家庭的義務。」
出生沒多久,就要靠自己謀生的動物很多。并且有的動物,是被逼去謀生的。比方說,老鷹會打翻懸崖上的巢穴,讓剛剛長了羽毛的小鷹飛起來,不再和父母一起生活。
有一個殘障作家海倫·凱勒,她從小就看不到,也聽不到。但是她在文章中,這樣寫:「我生命的開始是簡單而普通的,就像每個家庭迎接第一個孩子時一樣,大家都充滿喜悅。」
因為父母把她當初常人對待,因此她吃了不少苦,但是后來終于找到了自己的生存方法。
為了寫好字,她自己創造了一個木框,裝配了一個練字的滑輪。她還總結了四步走的學習方法:每天用三個小時自主學習;用兩個小時默記所學的知識......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當然,那些不成才的兒女,胡作非為的兒女,都是父母培養出來的,并且證明父母給予的愛,更多。
盡早讓兒女知道,自己是無依無靠的人,雖然心狠,但是最心善。
父母反反復復要求兒女,要站起來,強起來,但是他們的手臂,一直在拉著兒女,怎麼行得通呢?
那些無依無靠的孩子,很快就有了「破釜沉舟」的勇氣,走向遠方,嘗試失敗,絕望中找到希望。因此,他們的人生,真正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曾經,父母是一座山;后來,兒女是一座山。這樣的家庭,才會一代比一代興旺。
03
作家珍妮·艾里姆說過:「孩子的身上存在缺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的領路人……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
每一次發號施令時,父母應該想一想,孩子愿意這樣嗎?居高臨下態度,會讓人很壓抑,抬不起頭。
人都是靠自己的,父母和孩子,都一樣。好的家庭,困頓時,攜手同行,幸福時,各自安好。但歸根結底,幸福是自己的追求。
千萬別把「家人」面前的坑坑洼洼,都填補成了平地,那樣只是暫時安全了;總得讓他們自己有填坑的能力。
福氣是一家人共同創造的,但從來不是簡單地捆綁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