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生活,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正如陶淵明說的:「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就像脫離籠子的鳥兒一樣,飛向天空,去向往詩和遠方。就算是在老家待著,也是怡然自得的樣子。
因而,我們要懂得:碗有三不端,門有三不進。
01
碗有三不端,三餐自由。
有時候,我會這樣想:若不是為了一家人的吃喝,還真的不想去上班了。就是工作很輕松,也沒有什麼興趣。畢竟,吃人嘴軟,拿人手短。
沒有人無緣無故給你一碗飯。員工和老板之間,各取所需吧。
當我們徹底離開了職場,手里有一份退休金,那就應該調整吃飯的模式,把飯局,盡量放在家里。
吃飯自由了,那麼經濟上也會自由,人格也會自由。
首先,不要帶著臉色的碗。
很多老人,退休了,還去幫兒女帶孫子、外孫。這是好事,但是有的兒女不領情,認為這是老人應該做的。
老人帶著孫子、外孫,倒貼著生活費,還看著臉色。這樣的情況,一定要避免。畢竟,幫忙是情分,不幫忙是本分。要和兒女約法三章,說一說幫忙的規則,避免三代人之間的摩擦。
如果你很老了,走不動了,應該接受兒女送來的飯菜,但是要避免各種嫌棄。
當兒女百般嫌棄的時候,還真不如去住養老院。自己掏錢買服務,不會看臉色。
養老靠自己,一直都有這樣的觀念,那麼退休老人看臉色的機會就少了。
然后,不要來路不明的碗。
從前,河東人劉白墮擅長釀酒。他的酒不很濃烈,但是喝醉了,一個月都難以清醒。
永熙年間,一個盜賊在半路上,要打劫刺史毛鴻賓。
毛鴻賓不慌不忙,請盜賊喝酒。盜賊不知道酒的厲害,馬上就喝醉了,束手就擒。人們知道這件事之后,說:「不怕張弓拔刀,只怕白墮春醪。」
千萬別做來路不明的人,也不要端來路不明的碗。試想一下,要是毛鴻賓不是刺史,而是一個十惡不赦的人,結局就大不一樣了。
很多老人,有貪便宜的習慣。認為自己的時間很多,去聽講座,去看表演,去參與飯局,隨時都可以。殊不知,很多不良商家,就逮住了這樣的「心理」,讓退休老人,花錢買一些沒用的東西。
表面上,別人請你一頓飯,實際上,你自己掏了腰包,讓別人賺得盆滿缽滿。對錯,一目了然。
最后,不要和別人搶飯碗。
退休了,做點小事,賺點小錢,會讓人很快樂。但是老人不要強求得到某份工作,特別不要和年輕人搶飯碗。要學會換位思考,知道年輕人有多不容易。
或者,退休老人,可以和年輕一起工作,自己充當敲邊鼓的角色,在收入方面,不要太較真。幫助年輕人把飯碗端穩了,那麼老人就算是功德一件。
相對而言,年輕人對工作,是剛需,退休老人,是打發多余的時間,本質上是不一樣的。
每天在家做飯,和老伴一起享受三餐的煙火氣;逢年過節,做一頓團圓飯,這的碗,才是福氣。
02
門有三不進,精神自由。
人這一生要經過很多的門。
人老了,可以告訴年輕人,你走過的門,比別人走過的路更多。
但是真的不必,把所有的門,都牢記在心,都重復去走。很多門,也許一輩子就進出那麼一次。
有一些門,一輩子都不想走進。
春秋時的晏子,作為齊國的使者,去了楚國。
楚國人認為,晏子太矮了,應該走偏門就行了。晏子說:「我來到楚國,不是狗國,怎麼能夠經過狗的門呢?」
我們在職場的時候,也常常會遇到「不好走的門」。但是為了業績,不得不低頭走過。
退休了,應該進福門,遠離煩惱的門。
建議大家,不要進三門:身后的門、偏門、急門。
身后的門,是指原單位的門、和原單位有緊密聯系、業務往來的單位的門。這些門,你曾經經常走,但是退休之后,就已經把門關好了,還留給了別人。
你要是偶爾去原單位喝茶,大家會很歡迎你。要是常常去打擾原單位的老同事,就會被嫌棄。
去和原單位有關系的門,可能引起老同事的誤會。還認為,你在背后搗鬼。
偏門,是指一些不合常理的門。比方說,有人請你去某個偏僻的小街道,到一個陌生的門里去,多半是沒安好心。
人要大大方方走路,走正門。
「欲速則不達」,退休了,你就是一個老人了,不要走得太快,避免摔倒和擁擠。那些急躁的門,就別去了。比方說,某個節日里,一大群年輕人在某地聚會,你不要擠進去;旅游的時候,有人急著趕路,你不要加入其中。
宋代詩人葉紹翁,去拜訪舊友,但是柴門關起來了,也沒有看到人。因此他主動退步,享受拜訪的過程,周圍的美景,說:「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我們要向詩人學習,進退都很自由,都是詩情畫意。不要因為一扇門,自尋煩惱。
03
退休了,是換了一種方式過日子,要盡快適應。
吃飯就是吃飯,睡覺就是睡覺,走路就是走路,看書就是看書......別把事情搞得太復雜,也不要交集。
余生的時間,是用來修整自己、好好休息的。
給自己一張好看的臉,給老伴一碗熱情的飯,守住自己的家門,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