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一句富有哲理的話:「世上胡須最硬,臉皮那麼厚,也能鉆出來。」
似乎,臉皮厚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件壞事。
做了缺德的事情,也不會臉紅;傷害了別人,還理所當然。這些行為,是需要羞恥感的,可是臉皮厚的人,卻沒有。
俗話說:「死要面子活受罪。」
如果一個人的臉皮太薄了,什麼都不好意思,那麼做事、說話,難免畏手畏腳,甚至因此有社交恐懼。
以此可見,做人,要有分寸和底線,還要控制臉皮的厚度,該厚就厚。在社會上混得好的人,多半有「厚臉皮」的特質。
02
第一,臉皮厚,是拒絕無用的社交的方法。
有一個觀點:「朋友靠品質,不靠數量。」
越來越多的人,不喜歡推杯換盞,但是真正有朋友邀請你去喝酒吃飯,又不好意思駁回面子,只能勉為其難地去一趟。
有一些熟人,托付你辦一點事情,你本意是不答應的,但是實際行動上,卻同意了幫忙。因此,你一次次被「面子」綁架。
當你把臉皮變厚了,拒絕別人,就順利多了,不喜歡的社交,也就和自己無關了。
《世說新語》里有一個故事。
東晉時,有一個官員叫殷羨,去豫章擔任太守。從京城出發那一天,很多熟人讓他順便送信到豫章,有上百封信之多。
在沒有電話、汽車、公路的年代,寫信是親戚朋友交往的重要方法。讓郵差送信,速度很慢,還隨時可能弄丟。因而,請熟人順便送信,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令人很詫異的是,殷羨帶著信,到了石頭城一帶,就把信丟進江里。
他說:「要沉下去的會沉下去,要浮上來的會浮上來,我不做信差。」
也許你會認為,一個太守,把信丟掉,太不近人情了。但是深度思考一下,就會發現,把一百多封信,逐一送達,其工作量真的不小。
現實生活中,最可惡的是,你答應別人辦事,要是沒有辦好,對方反而會說三道四,認為你不夠用心,沒有給面子。對于這樣的人,你應該低頭認錯,還是主動斷交,需要有保持清醒。
幫人幾十次,只要有一兩次幫不上忙,關系就弄丟了。
拒絕幫忙,雖然不近人情,但是你社交會順利很多;拒絕喝酒、飯局、多余的工作等,會得罪人,但是你因此保護了身體,生活輕松多了。
03
第二,臉皮厚,是狠狠賺錢的態度。
東晉時,永嘉之亂過后,天下動蕩不安。
有一個叫祖狄的人,立志要平定天下,因為「喂雞起舞」而出名。他在南方,卻一心要收復北方的領土。
富人富得流油,窮人揭不開鍋。祖狄把馬車讓給老弱病殘,把糧食和衣服分給窮人。但是他個人的財產,對于救苦救難的大事來說,無疑是杯水車薪。
萬不得已,祖狄常常「劫富濟貧」,家里的門客常常去南塘一代,奪取富人的錢財。
他在建武元年率部北伐,經過多年的努力,收復了黃河以南的大片土地,帶來的東晉的安寧。
南宋哲學家陸九淵如是說:「諸葛孔明抱膝長嘯,祖逖之聞雞起舞,雖其功業不能大酬其志,而人皆信其始志之不妄也。」
祖狄賺錢的方法,明顯是不可取的,但是他卻做了。縱觀他的人生,功過是非,只有定論。
當然,在和平年代,我們不能動不動就「劫富濟貧」,但是學一學古人,把厚著臉皮賺錢,想方設法致富,還是可以的。
社會上,很多人喜歡「體面的工作」,對于卑微的工作,是不屑一顧的。
在大公司上班,很有面子;做掏糞工 ,低人一等。對比之下,很多人就寧愿閑著,也不會去做低端的工作。
有很多人,高不成低不就,導致找工作特別難。如果放下臉面,工作就容易了。并且,我們可以采取「騎驢找馬」的套路,不管如何,先穩住自己再說。
只要勞動了,不能賺一百,也能賺一十。有了十元錢,起碼不會挨餓。
04
第三,臉皮厚,是心態的調整。
如果有人罵你一句,多半是半天不開心;有人罵你一整天,那就幾天都不開心。
為什麼你的心情,總是被別人左右?說明一個問題,你太在乎別人的態度了。
一百個人,有一百張臉,臉色各不相同。如果你總是以別人的臉色為參考,那麼自己的臉色就不知道如何調整了。
做自己,才會心情好起來。
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他路過吳郡的時候,去參觀顧辟疆家的花園。
他走到花園里,說了很多建議。顧家的人聽了很不耐煩,就說:「如此傲慢無禮,毫無原則,就是一個粗俗人的做法。」
顧家的人,還把王獻之趕出去。
王獻之站在小橋上,從容地走路,等待隨從,絲毫什麼也沒有發生。
有句話說得好:「你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臉皮厚的人,總能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擺正自己的態度。只要自己沒有做缺德、違法亂紀的事情,就不必暗自神傷,不要扭曲臉色。
05
有人說:「干大事的人,可以把面子丟在地上,踩幾腳,揚長而去。」
如何做一個厚臉皮的人呢?
其一,正視自己的言行舉止,戰勝恐懼心理。
其二,敢于展示自己的優點,也愿意有人揭露自己的缺點。
其三,要有被討厭的勇氣,不要害怕得罪人。
其四,善于提煉外界的一切,而不是把外界的一切都當成「標準」。
人生是自己的,臉皮也是。
放下了面子,會讓你更加自信,變得朝氣蓬勃。
陽光,總是在自信的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