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念舊」的動物,會隨著年齡的增大,而愈發變得重感情。
人,不是越活越薄情嗎?為什麼還會愈發變得「重視感情」呢?薄情,那是對于外人的。而重視感情,那是對于家人的。
在這個世上,也許外人會離我們而去,身邊人會離我們而去,就連朋友也會跟我們分道揚鑣。可唯有「家人」,會伴隨我們走過艱難的時光,與我們攜手到老。
只是,到底哪些人,才算得上是我們的「家人」呢?
有些人覺得,只要是跟自己有血緣關系的人,都算得上是家人;有些人覺得,只要是同姓的宗親,都算得上是家人;有些人覺得,只要是同一個家族出來的,都算得上是家人。
這種「家人」的觀念,未免就有點過分寬泛了。因此,無數人都會被辜負,就認為家人不好,家人不可信。
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把無數「毫無意義」的人,都誤認為是家人,那被人辜負,被人算計,甚至與人發生矛盾,就不可避免了。
人到五十五,再怎麼重視感情,也不要把這些人當家人,各走各路才是最好的選擇。
一、別把「兄弟姐妹」當家人。
有一類親人,其實不太好相處,那就是「兄弟姐妹」。不同的人,對待兄弟姐妹,會有不同的態度。
有些人覺得,兄弟姐妹是有血緣關系的陌生人;有些人覺得,兄弟姐妹是至親的家人;而有些人覺得,兄弟姐妹是沒啥感情的過客。
從實際的情況來說,第一種觀念是有道理的。兄弟姐妹跟我們有血緣關系,可未必會把我們當親人,更不會把我們當家人。
父母還在,兄弟姐妹還沒有結婚,那我們還能和諧相處,一起住在同一屋檐下。等父母走了,每個人都結婚生子,成家立業,有了自己的小家,早就不是家人了。
每個人都為了自己的「小家」而活,又怎麼可能會顧及兄弟姐妹呢?因此,兄弟姐妹之情,只會愈發變得淡漠,而不會變得濃厚。
就跟一棵樹上的「分枝」一樣,終究會從主干分開,各自有各自的天地。
二、別把「利益親戚」當家人。
談到親戚,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錢人」這四句話。
無論是遠房親戚,還是同宗族的近親,基本都比較「現實」。有錢了,就是親人兄弟,沒錢了,就是過客陌生人。
網絡上有這麼一個段子。一個人回到家鄉的祠堂,就找長輩詢問某個人。誰知道,有錢人「一問便知」,而沒錢人則「查無此人」。
本來都是一個宗族的親戚,未來都會回歸到同一個祠堂當中,為什麼就如此「區別對待」呢?難道說,親戚之間,也是要看錢財的嗎?
以往人心比較純粹的時候,尚且有「見高踩低」的行為,更何況是「金錢至上」的當下?
在今時今日,有諸多的親戚,早已跟我們成為陌路人了。沒有錢,也許別人連認識我們都沒有興趣,更別談相互往來,互幫互助了。
三、別把「分家之人」當家人。
所謂的「家人」,一般都是指住在「同一屋檐下」的至親。比如我們的兒女,我們的伴侶,以及我們的父母。
而兄弟姐妹這個群體,在沒有結婚之前,他們是我們的家人,而在結婚之后,他們就是我們生命中熟悉的陌生人了,這是「宗法家庭觀念」下的必然。
說得直白一點,無論是誰,只要跟我們「分家」了,就不算是我們的家人了。
哪怕是我們的兒女,一旦他們成家立業了,搬到外面去住了,有自己的后代和伴侶了,相信他們也會放下原生的家庭,去建設新的小家。
為什麼有那麼多的老人,上了年紀,就會被兒女拋棄,甚至面臨「久病床前無孝子」的不幸呢?因為兒女和父母都不住在一起了,家庭之情,早就散了。
更何況,他們有自己的家庭要照顧,有自己的后代要養活。而對于「小家」之外的人,他們哪有精力和錢財去顧及呢?一切,都特別「現實」。
寫到最后
有一個詞概括得特別好——人走茶涼。
父母走了,我們跟兄弟姐妹的情分就「涼薄」了;兒女長大了,我們也老去了,他們終究要獨自走向新的天地,自強自立。
告別,永遠都讓我們難以接受。可實際上,人來到這個世界,最親的那個人,就只有自己罷了。
老伴,也許會提前離我們而去;兒女,也會開啟自己的新生活;各種親朋好友,也有自己的小日子要過。既然如此,又何必過分在乎所謂的「感情」呢?
有緣,那就相伴,無緣,那就分別。緣起緣落,緣聚緣散,皆是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