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忽而回頭,70后的我們,也走到了五十歲的門檻,有的人,已經跨過五十歲,奔六了。
再往后說,我們都要考慮養老的問題了,要是太大意了,等六十歲的時候,一窮二白,就會很沒有安全感。
想要安度余生,手里有錢,是根本,要早點打算。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會有這樣的感覺:每天忙忙碌碌,收入不少,可是不見家庭變富,也說不清錢花到哪里去了。
大部分的家庭,都沒有養成「記賬」的習慣,毫無計劃地花錢,結果導致一大筆糊涂賬。
做人,一半糊涂,一半清醒。在錢的事情上,糊涂也是清醒,絲毫不能糊涂。
作為70后,多半是出生在窮苦家庭,然后白手起家,改變家庭境況,為了改變命運,吃過很多苦。
在我們慶幸命運得到改變的時候,還應該看到這樣的事實——我們的養老問題,要自己想辦法;父母大半生在農村,多半沒有退休金,還得給贍養費;兒女剛剛成年,需要扶上馬,送一程。
建議你,從今往后,收起你的大方,別花以下幾種糊涂錢。
02
第一,社交方面:別稱兄道弟,亂花「義氣錢」。
社交大師卡耐基說過:「人的成功15%取決于專業知識,而85%取決于人際關系。」
曾經,我們把親戚朋友、同學、工友等,都當成人脈資源,希望能夠得到貴人相助。遇到某個有錢有勢的人,恨不得和他多喝幾杯酒,加深印象。
總是在想,這一次,舍命陪君子,下一次,遇到事情了,君子會幫我。
經過實踐探索,我們發現,好的人際關系,是建立在自身素質上的。也就是說,你若是盛開,胡蝶就會接踵而至。一朵花,能夠讓好幾只胡蝶來采花粉,還有蜜蜂采蜜,蒼蠅、小蟲緊隨其后。
比方說,你經過多年的努力,在某個廠里混到了管理崗位,同學、朋友會慕名而來。因為你可以幫他們找到工作,也能促成某方面的好事。
社交的根本,不是推杯換盞,而是「提升自己」。
五十歲的人,少喝幾杯,身體好。吃吃喝喝的錢,花得越多,對身體傷害越大,這是本末倒置的事情。
03
第二,親戚方面:別攀親太寬,多花「份子錢」。
農村有句俗語:「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認不到。」
就拿我自己來說吧,我的父親五兄妹,母親七兄妹,因此,我的表兄妹有三十多個。
小時候,和父母一起去拜年,表兄妹在一起打打鬧鬧,好開心。在長輩家,能夠拿到一塊錢的紅包,心里美滋滋。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部分的表兄妹去了外地謀生,一年到頭都沒有聯系。有一個親戚群,大家偶爾聊幾句,但是互幫互助的事情,基本沒有。
有親戚家辦喜事,請帖就來了。以前是送請帖到家里,現在是發送電子請帖,動動手指就送到了。
可是,親情越來越淡薄,逢年過節也懶得串門了。如果你把好幾代的親戚都算成是「必須交往的人」,份子錢就會有很多。雖然,大部分的親戚,都講究禮尚往來,但是有一部分親戚,只懂得收禮,不會回禮。
對長輩要尊重,對平輩要看淡,對晚輩要選擇[性.交]往。不要讓份子錢、紅包,變成了經濟負擔。錢和感情,是沒有辦法對等的,糊涂給,也要糊涂不給。
04
第三,養老方面:別相信不良商家,亂買「保險」。
《遼沈晚報》上,有這樣一條消息: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某派出所電話,當地一個叫小新(化名)的人說,他被小偉(化名)騙了四萬多元。
原來,從2010年開始,小新通過朋友介紹,認識了小偉。小偉說,他在保險公司上班,公司在推行某種類型的「養老險」,還能補交之前的保險費。
2017年,小新生病了,要用到保險,才發現被騙。2020年,小新在民警的幫助下,把錢追回來。
一個騙局,連續了十年。在外人看來,很可笑,但在我們身邊,卻常常發生類似的事情。
我們習慣性相信熟人,對一些保險費用不夠清楚。這是很盲目的做法。不要等你六十歲的時候,才恍然大悟。
當我們四、五十歲的時候,正是要考慮養老問題,如果要準備養老金,一定要去正規的單位,要看清事情的真相,不要上當受騙。
05
第四,育兒方面:別幫兒女太多,掏空所有的「存款」。
看著初出茅廬的兒女,你會很著急;擔心兒女的翅膀不夠硬,所以常常拿錢給他們投資。
回頭想一想,70后的我們,從父母手里接過一筆路費,然后去了夢想中的城市。在工廠打工,忙了很多年,才站穩腳跟,找到門路。
為什麼我們不能把「獨立成長」的經驗傳給兒女,而是給兒女錢財呢?這是需要反思的問題。
幫助兒女成家立業, 父母應該做的事情,但是不能幫忙過度,更不能培養敗家子。
尤其是兒女要投資創業的時候,一定要謹慎,不要陷入各種套路,不要盲目開始。在風險和穩定之間,找到平衡點。
幫助兒女,要留一手,避免自己負債累累。五十歲之后,還要東山再起,很難,不要大意了。
06
俗話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熬過了一窮二白的日子,以后就該享福了。如果你對錢財的事情,不清楚一些,福氣就會減少。
不管你去農村養老,還是在城里度日,都要花錢。生老病死是常事,但是手里有錢,事情就會體面一些。
從今往后,既要努力賺錢,還要使勁摳門,糊涂錢,盡量不要花。
賺錢如積沙成塔,花錢如江河入海,慎之又慎。